跳到主要內容

工黨倡建新市鎮 猛攻卡梅倫長青網文章

2014年02月0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2月04日 06:35
2014年02月04日 06:35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英國住屋問題近月成為政壇焦點,智庫Policy Exchange去年發表報告,指英國2015年至2020年至少需建150萬新屋才能應付需求,即平均每年要建屋30萬。但2012年至13年間,英國新增房屋只有107,950。住屋問題已成工黨攻擊卡梅倫政府的有力武器。保守黨籍的規劃及發展政務次官博爾茲(Nick Boles)去年便警告,若無法解決房屋短缺問題,保守黨可能會賠上明年大選。


保守黨憂因住屋失政權

保守黨政府去年推出「Help to Buy」計劃助國民上樓,但被批評無助解決房屋短缺問題,英倫銀行前行長默文.金等人更警告此舉將助長樓市泡沫。卡梅倫早前稱將修改超過3000條規則,簡化規例,以鼓勵建築商加快建屋。英國各市政府對房屋規格有繁複規定,對窗戶及房屋大小均有限制。


保守黨希望鼓勵私營建築商多建屋,工黨則認為政府應牽頭。工黨影子房屋大臣雷諾茲(Emma Reynolds)去年提倡一系列措施紓緩房屋短缺,承諾工黨政府上台首5年將興建5座新市鎮,以達至2020年前每年建屋20萬戶。


發展商囤地 豪宅落成丟空

有論者指出,發展商囤地亦是房屋短缺因由。數據顯示,2012年全國有40萬取得許可的住屋仍未興建。倫敦的住屋需求最為嚴峻。倫敦豪宅區「有屋無人住」受關注,約翰遜及工黨均建議向空置房屋增加稅款。雖然現時市政府可向空置房屋加收50%稅款,但只要戶主稍添置桌椅,便能迴避空置稅。


工黨建議修例堵塞漏洞。影子倫敦大臣薩迪克汗(Sadiq Khan)去年曾針對海外投資者稱,建築商應停止向海外銷售樓花,新樓應先售予倫敦居民。但他沒有闡述如何具體落實這「倫敦人優先」計劃。


明報記者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