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穗機場客運量破5000萬 直逼香港長青網文章

2014年02月0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2月04日 06:35
2014年02月04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去年航空業逐步復蘇,珠三角機場均取得不俗成績。其中廣州白雲機場年客運量突破5000萬人次,更在國際航線上迅速發展,去年底國際航線數量進一步逼近香港。另一邊廂,香港去年旅客量接近6000萬人次,已超過機場的設計容量。有學者稱在香港第三跑道落成前,兩機場競爭將逐步加劇。


白雲機場國際航班客年增15%

根據白雲機場的公告,去年機場客運量約為5252萬人次,其中950萬人次乘搭國際航班,按年增加15%,佔總客量的18.5%。去年白雲機場的國際航線增加13條,增至126條,僅較香港機場少約10條,而香港機場去年航線僅增加5條。另外,於去年11月底新航站樓投入使用的深圳機場,去年客運量增加近一成至3227萬人次,國際航線客運量更大增25.6%。


廣東去年起編寫最新的省內民用機場管理規劃,包括大興土木擴建白雲機場,第三跑道及第三航站樓將分別於今年和2016年建成,客容量將翻倍至1億人次。中大航空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羅祥國認為,白雲機場發展潛力大,因為土地成本低,又有政策支持,「在香港的第三跑道建成前,香港和廣州機場將有此消彼長的競爭關係」,他認為第三跑道建設應快馬加鞭,否則部分客源將流失至周邊機場。


除了競爭加劇,香港機場更面臨容量飽和的困局。去年香港機場客運量增至5990萬人次,已連續兩年超過機場每年5000萬人次的設計容量。即使按照機管局的規劃,去年共有20個新停機位投入服務,今年再增8個,中場客運廊於2015年底投入運作,每年的設計容量亦只增至6000萬人次,僅勉強應對去年的客運量水平。對於機場超負荷運作,機管局並未回應在設施建成前是否有預案應對客流過多的情况。此外,機管局預計將在今年第一季向環保署遞交第三跑道環評報告。


改用大型客機 可紓港機場飽和

不過,羅祥國認為機場飽和問題也並非完全無法紓緩,「當年啟德機場將近飽和時,國泰(0293)和港龍採取換大機的方式平穩過渡,相信經驗可沿用」。他稱目前使用香港機場起降的有六成是大飛機,據中大航空研究中心測算,機場最多可容納75%的飛機為大機。


穗國際線班次密度 仍落後香港

反觀白雲機場,目前細機型佔大多數,飛往歐美的國際航線,班次亦不多,如廣州至倫敦的直飛僅每日1班,而香港為每日8班。


羅祥國說﹕「從國際航線的數量看,白雲機場已大幅收窄與香港的差距;但從班次及客量來看,香港的國際航線仍佔絕對優勢。」


明報記者 魏嘉儀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