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街知巷聞﹕華富邨 夕陽無限好長青網文章

2014年02月0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2月02日 06:35
2014年02月02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人人都說華富邨的黃昏景色最美。


這個在港島南端的大型公共屋邨,於1968年建成,由於屋邨設計較全面,成為公共屋邨的楷模。


上月政府施政報告提出重建華富邨。


不少在區內住上相當日子的區民都異口同聲說「我哋都七老八十,重建得嚟我都唔響度啦」,也有意見是「個個特首上場都話重建,講都講咗十幾年」。


且看這次重建,是否真的是華富邨的夕陽之歌。


半島上公屋 專享好天氣

早上在華富邨明明是有如「地中海南部」的晴朗好天氣,下午返回柴灣卻聚滿密雲。想着也有點誇張,香港島這樣丁點的地方怎可能有兩種天氣?後來看到華富邨建築師廖本懷曾在公務員通訊編輯委員會的出版物的專欄中,對這裏也的天氣也有類似的描述︰「一九六二年,我與我的蘇格蘭上司,到將要興建華富邨的地點實地視察。那天維港被大霧籠罩,但華富邨的所在地卻是一處伸出南中國海的半島,陽光普照,視野清晰,氣候暖和。」這大概解釋了晴天到華富邨時看見的格外明亮的「高清」景象。


有說華富邨風水好,地靈人傑,所以名人輩出,隨便可舉出一大串名字,如黃仁龍、張永霖、沈嘉偉、DJ小儀、王貽興、譚小環……華富邨是否真的風水好?記者不懂風水五行之學,不得而知。但毫無疑問,公共屋邨人口最盛的時代,正值香港社會有較大上流空間的年代,不少公共屋邨都是名人搖籃,如藍田邨有劉德華、筲箕灣明華大廈有郭富城,還有蘇屋邨的許氏兄弟和 Beyond的黃家駒黃家強等等。


曾傳鬧鬼﹕打打吓牌會多個人!

華富邨所在的一帶,在興建公屋之前叫雞籠環、雞籠灣,據說在百多年前即是「雞籠環墳場」。在此歷史背景下,華富邨開邨初期,因着這裏地處偏僻,交通不便,加上坊間流傳不少鬼神之說,不少市民都不願搬進來。在華富邨天光墟擺攤的莫太說,她在1968年搬進華富邨,但當時沒有多少鄰居,「啲人話這裏有鬼。打打吓麻將會有多個人坐在你旁邊!」現在聽起來倒像笑話。隨着邨內住滿人,坊間傳說亦漸漸消失。如不少公共屋邨一樣,華富邨亦乘香港社會階梯流動之便,成為了「地靈人傑」的屋邨。


訪問美玲

街坊話當年﹕以前幾熱鬧呀!

唐美玲在1968年搬進華富邨,「我是全層樓第三個搬進來。」搬來時有五個人,「兩大兩細加一個在肚裏。」最高峰時期連她的父母在內,一家八口都住在這裏,「阿媽幫我睇細路」。她有四個孩子。以前家中的主要陳設是三張碌架牀加兩部衣車,現在家中仍有兩張碌架牀。


「以前瞓覺都打開門」

「以前熱鬧多了,家家戶戶都幾個細路,瞓覺時也打開門。小朋友上學時,我媽帶着我四個,還幫鄰居帶小孩上學,總共十個八個,入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