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寶叔把鐵閘打開,我踏進他在油麻地的單位,滿目都是揮春與字畫。
臨近八十,寶叔好像比我們年輕人還要忙碌,前兩天才在商場寫揮春,這天又在書室寫了兩小時,回家不久,輪到我準時按鐘上門,寶嬸正端出熱騰騰的蒸排骨和炒菜,我看看鐘,已下午三時多。
他除下眼鏡,邊吃邊招呼我坐,又怕我餓着肚子做訪問,還想多加一雙筷。
我幾乎忘了,眼前的老人家,是個曾經兩次被判死刑的殺人犯——一次是無辜的,一次是被困境逼入窮巷的絕地反撲。
人生跌宕,在絕望消沉之時,寶叔靠的是寫字,找到了救贖,由萬念俱灰,變成到處散播希望的揮春達人。
最絕絕境
在鐵窗裏的日子,寶叔學到一手好字,還有怎樣的絕境,才是最絕。
我站在廳中央,被掛滿一屋的字畫包圍着。沙發旁的玻璃飾櫃裏,有很多獎狀和感謝狀,都是寶叔出獄後二十年來四處分享的見證。「教會的、學校的,大大小小幾百次。很多年前,甚至有人說出資幾十萬元,邀請我拍戲。」本來或許是電影明星的寶叔,覺得死了兩次也死不去,是一種恩典,不應該用來賺錢發財,「講座我就去」。獎狀上的名字,全都寫「林寶」,唯獨有一張寫「林保大」,原來這才是真名。我以為,那是為了掩人耳目,「林寶易叫嘛,就算坐監時,都是用『林寶』。當時入冊登記其實好求其,你話乜就乜,連身分證也不用查」。
真假殺人事件
四十四年前,寶叔投資做生意,結果被騙走三萬元,「夠在觀塘買四個單位」。他說,當時有朋友「好夠義氣」,提出替他追數,六四分帳。當時的寶叔想得很單純,「收得番六成,都好呀。想不到就闖禍了。」朋友上門追數,結果搞出人命,然後告訴警察,是寶叔叫他們做。被捕到差館,又打又用刑,「那些刑是你無法忍受的,幾個警察挾住你,用針拮你的手指,警察說﹕無嘢嘅,你認咗佢啦,有咩唔公平,上到法庭同法官講」。最後,判了死刑,罪名是買兇殺人。
那是一九七一年,寶叔說,由判決到執行,大約一年時間,若有錢上訴的話,或許可以拖更長。他被送進赤柱監獄的死囚室,單獨囚禁,「裏面什麼都沒有,空空如也,一個鐘都好難捱」。雖然度日如年,但他仍未絕望,心裏仍是盼望案件有突然水落石出的一天,「我沒殺人,只是識錯人」。一九六五年,英國廢除死刑,可是香港未跟隨,法例上仍有死刑可判,不過其實在一九六七年起,已再沒有執行過,直至一九九三年,經過立法會三讀,死刑正式被廢除。寶叔的第一次死刑,就在判決後幾個月獲特赦,改判囚三十年。
由死囚變為普通囚犯,寶叔從赤柱監獄搬到石壁,原來才是噩夢的開始。監獄裏的群體生活不好受,寶叔一直被裏頭的黑社會欺負,「日日逼我寫『朵』」,「商人呀、紀律部門的人呀,入到嚟最慘」。寫朵,即是寫字條給親人,讓親人拿錢來接濟。「幾多錢都運得入監獄,兵是賊,賊又是兵,不少阿sir其實都是黑社會。」寶叔試過向長官投訴,結果當然是不得要領。長官問﹕「你畀邊個打?點解畀人打?」寶叔答﹕「佢哋逼我寫朵。」「咁呀,咁如果係我打你呢?我逼你寫朵呢?仲投唔投訴?」只是,鐵窗生涯,沒有所謂否極泰來。有一天,一個親戚來告訴寶叔噩耗,他的太太在工廠拿着薪水放工,在門外被人搶劫,被刺幾刀,危在旦夕。「沒有了,沒希望了,三個子女還小,不知道究竟如何可以養大?」回到監倉,又被幾個大漢圍着逼寫朵,寶叔終於壓抑不住,發狂搶走大漢的刀,連樣貌也未認清,就在那人頭上捅了幾下。寶叔這次真殺人了,第二次住進死囚室。
送精神院等死
寶叔說,他這次真的絕望了。太太重傷,子女還小,自己又殺了人,萬念俱灰。他放棄自己,審訊拒絕要律師,一直在法庭上大爆監獄裏的冤屈。雖然說的都是真實發生過,不過無人認同是事實,寶叔於是被指胡言亂語,送進精神病治療中心等死。他住的房間只六十呎,四面牆鋪滿軟墊,還要穿上八爪魚衣——「用帆布做,車上八條麻繩,綁住你」,每天只有三十分鐘出外曬曬太陽,「每分鐘都好難過,好想死,但又唔畀你死」。當一分鐘長得像一小時,當度日真的如年,這種「絕得無得再絕」的三個月,寶叔就難過得像過了九十年、一個人生。
因字得贖
直至有一天,他在房外看見一本聖經,揭開那頁,是詩篇第二十三篇,也就是後來寶叔的成名作、十字架字畫中的字句﹕「他使我躺臥在青草地上,安歇在溪水旁,他使我的靈魂甦醒,引導我走義路,我雖然行過死蔭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寶叔看了,心中平靜,於是把聖經據為己有,天天用水在地上抄,開始寫起大字來。「我只讀到小三,識少少字,亂寫一通。」
用水抄聖經練大字
半年後,再次獲港督特赦改判終身監禁,雖然繼續住在精神病中心,但這次的群體生活,比監獄中好得多,「職員不覺得我是黐線的,就給我好多工作,換牀單、幫病人冲涼,坐監不像坐監,反而像替醫院打份工」。他天天寫字,後來遇到一個吸毒至神志不清拿刀刺叔叔的教師,「他又是天天寫字,不過他是真的懂得寫」。寶叔好奇,常常在旁看,「看他如何落筆、收筆、行筆」。看得多,寫得多,熟能生巧。「有些人在街邊寫揮春,總把紅紙摺幾摺做界線,我不用。寫之前,先看看張紙有多大,在腦裏想想字與字之間的距離要有幾多,字體要多大,再落筆。像煮飯,初初學師做叉燒包,要拿多少粉糰也量度,老師傅就不用,一手拿起,分量就準確。」寶叔的字,在未出獄前已經了得,常被懲教署點名寫字給巡視監獄的高官、太平紳士,「鄧肇堅、范徐麗泰,都有收過我的大字」。
一篇報道成就放監
宗教的力量有多大,我們大概都聽過不少。在寶叔身上,一本聖經,讓瀕死的人有了生存意志;然而,一張報紙,也竟然讓被困終身的人重獲自由。一九九一年,香港通過人權法,精神病院有了長期覆審委員會,每兩年檢討病例,終於找到了寶叔的個案有問題,「一直以來,根本沒有醫生證明過我有病」。行政失當,寶叔住了十八年小欖,又調回石壁。一天,寶叔讀報時看到一則孤兒新聞,「當時的社會福利署副署長收留了他,籌錢讓他做手術」。寶叔心想,反正自己沒有命出獄用錢,就一次過把在監獄裏儲起的二千元捐出。結果,引來傳媒爭相報道。「監獄叨光了,後來有人跟我說,若兩年內行為良好,可以提早放監。」一九九四年六月二十七日,寶叔拿着在獄中用詩篇二十三篇砌成的十字架字畫,終於踏出監房,重見光明。
寫出新天
死裏逃生,已經不容易,還要逃了兩次,寶叔往後的日子,總覺得人生很奇妙。出獄之後,寶叔做過兩年教會辦公室助理,也做過港大飯堂的部長,「拿着報紙去見工,飯堂的職員說我年紀大,叫我走,怎料一個比較高級的,讓我試抄菜單,抄成了,就叫我上班」。那時候,沒有罪犯查冊這回事,只要有張身分證,就可以工作。「八千幾蚊一個月,計埋二三千蚊下欄,月薪有萬一蚊!」寶叔說那個時候工作得好開心,閒時跟大學生、教授談天說地,只是不會提及自己的往事,「唔得,嚇親人㗎,殺人犯。分分鐘連份工都無埋」。
字畫生意滿堂紅
他記起自己的字畫,於是畫了十多張,拿到書店碰碰運氣。結果,寄賣十多天,賣清了。雖然字畫只有一款,但愈賣愈多,後來又在教會擺檔賣,「我上的是英文教會,那兒個個是飛機師、工程師、銀行大班,拿起字畫,覺得喜歡,就放下五百元、一千元,當是奉獻。「好好賺,一天有幾千元。」一九九九年,地產最低迷的時候,寶叔在一個商場創業,「商場一片空虛,只得五、六間店舖營業」。一個舖位月租三千,最後半價租來,「沒有講價技巧,只是,人無錢的時候,就乜都識」。寶叔把字畫掛滿店,店門外貼着自己的故事,結果闖出一片天,生意滾滾,也有醫生來叩門,請寶叔代寫「仁心仁術」。後來甚至連租三個舖位,帶旺了商場。寶叔現在的店舖,位於油麻地,商住兩用,租了五年也沒加租,「不是有人介紹的,只是逛地產舖時找到,碰上好業主」。
命運輪流轉
苦盡甘來的人生,寥寥幾千字,寫得容易,其實只不過勾畫出粗疏的輪廓。我們這一代,或許沒經歷過什麼苦難,無法想像以年計的絕望日子,究竟要如何才能熬得過。「真的,生不如死,好艱難。九死一生,好多人都捱不到,在精神病中心,會突然有人撕爛睡衣掛上橫樑吊死,也會有人在房裏拚命亂撞,直至有職員來打針。」
在寶叔的生命裏,的確有不止一次奇蹟出現,可是又是否人人都能有這種等到奇蹟來臨的日子?「無希望的人,是有希望的;有希望的人,卻未必有希望。是真的。我在監獄的時候,怎會有人覺得我有希望?那些做大哥的,好威水,人人跟尾,你看他好像好有希望,可是打起架來,卻被人打死了。」出獄後,寶叔在店舖外遇到當年曾經在獄中「糟質」過他幾次的獄官,他見到寶叔,仍像上級跟下級說話﹕「我一向也覺得你醒目。你有今時今日,都付出好大努力。」寶叔說,那人其實破產了,已搬到東莞住,面容打扮,十足一個道友。
探墨「寶」
訪問後兩天,寶叔的網頁登出通告,說寶叔年紀八十將至,體力愈見不足,正計劃退休。此前寫起的存貨,都減價發售。喜歡寶叔字畫的人,不妨到寶叔的網頁看看﹕www.lampo.com.hk,或親到他的店舖觀摩﹕油麻地彌敦道525至543號寶靈大廈A座405室。
文 陳嘉文
圖 胡景禧
編輯 方曉盈
sundayworkshop@mingpao.com
fb﹕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