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今天是大年初三,俗稱「赤口」,根據傳統習俗,意謂口角爭吵,以此形容當下的中國、日本關係以及美國、俄羅斯關係切合不過。中日方面,由釣魚島主權糾紛伸延的東海爭逐,可以預料,中日今年天天都是「赤口」的可能性極高,主因不在於中國,而是日本安倍晉三政府的冥頑不靈,今年東海的情勢端視安倍一念之轉。至於美俄這對從冷戰年代延綿至今的冤家,關係轉壞的可能性比轉好的更大。
東海今年風高浪急
是戰是和視乎安倍
安倍晉三第二次拜相後,行事作風與2006年第一次拜相完全不同,擺出鷹派架式,尤其在與中國關係上,是日本與中國1972年建交以來最差時期。過去40年,中日關係並非全然一帆風順,當中就篡改教科書事件,以及首相參拜靖國神社,多次引起中方強烈抗議。但這些摩擦迅速緩和,因為日本深知與鄰國關係尤其是與中國關係惡化,並非最大利益,特別是1980年代中國邁開改革開放步伐,日本看中這個巿場的巨大潛力,與中國作對便等於是與自己作對。
一年前安倍晉三再度上台,中日關係出現迥異變化,當時背景是執政民主黨盡失民心,安倍擺出一副強勢出馬角逐。他上台後在經濟上開出重藥,日圓大幅貶值,定立通脹率2%的目標,日本股巿出現多年未見的景氣。安倍民望急升,這為他更大的野心打下鋪墊——修改憲法,實現所謂日本是「正常國家」的目標。其中犖犖大者是分析家認為的修改憲法第九條,即放棄戰爭,不維持武力這一原則。安倍冀圖通過經濟繁榮攫取民心,藉此推動修憲過關,這就可以解釋,日本在釣魚島主權糾紛取態強硬的背景。
安倍晉三政府的右翼取態在多方面都顯露出來,以剛過去的一星期來說,先是文部科學相宣布修改教科書,把釣魚島及與韓國有爭議的竹島說是日本「固有領土」,引起中韓強烈譴責;再是《產經新聞》報道自衛隊制訂手冊,指示日本戰機如何逼使「進入領空」的中國戰機迫降日本機場。據報道,手冊內容非常詳細,連戰機空中攻擊動作也具體列出,儘管這是示威性質多於其他,但日方的態度事實上為擦槍走火埋下伏線。
至於美俄關係,除了冷戰結束後幾年葉利欽與美國關係的蜜月期,美俄關係始終在不太好也不太壞的形態下發展。不過,去年美俄在中東幾次硬碰,支持敘利亞和伊朗的俄羅斯得勝而回;至於美國前中央情報局僱員斯諾登大爆美國當局竊聽醜聞之後獲俄羅斯收容,分明是要美國難看。這並非兩國關係的急變之始,而是早在普京首次擔任總統年代已開始,普京採取的是與葉利欽截然不同的對美關係路線,主旨在於建設一個強大的俄羅斯,恢復當年的世界大國地位,在國際事務上重奪發言權。
中俄結盟對抗美日
天下大勢合久必分
美俄關係在葉利欽時代曾是極其密切,但美國在與俄羅斯稱兄道弟的同時,大挖俄羅斯牆腳,把以前東歐集團成員國,從北部的波蘭到南歐的保加利亞都拉到北約集團,直接對俄羅斯的生存構成威脅,此外又設立反導彈系統,挑戰意味濃厚。俄羅斯直指美國以冷戰心態處理美俄關係,美國則以同樣言辭回擊,雙方從言語交鋒發展到在核武方面的爭鬥,上月俄羅斯成功發射可擊中逾萬公里外目標的洲際導彈,美國也在同月發射民兵洲際導彈,冷戰年代拳來腳往的舊事,似乎重新來到世人面前。
與美俄和中日之爭平行發展的局勢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在參加冬季奧運開幕式時與普京會面,這是習近平上台以來的第六次會晤普京,俄方亦透露普京5月正式訪華,中俄的一致性遠大於中美或俄美的分歧,中俄聯手抗美日的態勢極為明顯。這令人想起40年前的世界格局,中美日聯手抗蘇聯,列強因着本國利益合縱連橫,與今天不同的是,當年是中蘇爆發珍寶島衝突,北京結連美日,如今是釣魚島主權糾紛使得中俄對抗美日,應了「天下大勢,分久必合, 合久必分」這句老話。不過,大國相爭極為凶險,為今年帶來更大的衝突誘因,尤其是東海一帶,美俄表面上是旁觀者,實是各自支持日本及中國,這場博弈,充滿火藥味,隨時引爆。
歡迎回應 editorial@mingpao.com
東海今年風高浪急
是戰是和視乎安倍
安倍晉三第二次拜相後,行事作風與2006年第一次拜相完全不同,擺出鷹派架式,尤其在與中國關係上,是日本與中國1972年建交以來最差時期。過去40年,中日關係並非全然一帆風順,當中就篡改教科書事件,以及首相參拜靖國神社,多次引起中方強烈抗議。但這些摩擦迅速緩和,因為日本深知與鄰國關係尤其是與中國關係惡化,並非最大利益,特別是1980年代中國邁開改革開放步伐,日本看中這個巿場的巨大潛力,與中國作對便等於是與自己作對。
一年前安倍晉三再度上台,中日關係出現迥異變化,當時背景是執政民主黨盡失民心,安倍擺出一副強勢出馬角逐。他上台後在經濟上開出重藥,日圓大幅貶值,定立通脹率2%的目標,日本股巿出現多年未見的景氣。安倍民望急升,這為他更大的野心打下鋪墊——修改憲法,實現所謂日本是「正常國家」的目標。其中犖犖大者是分析家認為的修改憲法第九條,即放棄戰爭,不維持武力這一原則。安倍冀圖通過經濟繁榮攫取民心,藉此推動修憲過關,這就可以解釋,日本在釣魚島主權糾紛取態強硬的背景。
安倍晉三政府的右翼取態在多方面都顯露出來,以剛過去的一星期來說,先是文部科學相宣布修改教科書,把釣魚島及與韓國有爭議的竹島說是日本「固有領土」,引起中韓強烈譴責;再是《產經新聞》報道自衛隊制訂手冊,指示日本戰機如何逼使「進入領空」的中國戰機迫降日本機場。據報道,手冊內容非常詳細,連戰機空中攻擊動作也具體列出,儘管這是示威性質多於其他,但日方的態度事實上為擦槍走火埋下伏線。
至於美俄關係,除了冷戰結束後幾年葉利欽與美國關係的蜜月期,美俄關係始終在不太好也不太壞的形態下發展。不過,去年美俄在中東幾次硬碰,支持敘利亞和伊朗的俄羅斯得勝而回;至於美國前中央情報局僱員斯諾登大爆美國當局竊聽醜聞之後獲俄羅斯收容,分明是要美國難看。這並非兩國關係的急變之始,而是早在普京首次擔任總統年代已開始,普京採取的是與葉利欽截然不同的對美關係路線,主旨在於建設一個強大的俄羅斯,恢復當年的世界大國地位,在國際事務上重奪發言權。
中俄結盟對抗美日
天下大勢合久必分
美俄關係在葉利欽時代曾是極其密切,但美國在與俄羅斯稱兄道弟的同時,大挖俄羅斯牆腳,把以前東歐集團成員國,從北部的波蘭到南歐的保加利亞都拉到北約集團,直接對俄羅斯的生存構成威脅,此外又設立反導彈系統,挑戰意味濃厚。俄羅斯直指美國以冷戰心態處理美俄關係,美國則以同樣言辭回擊,雙方從言語交鋒發展到在核武方面的爭鬥,上月俄羅斯成功發射可擊中逾萬公里外目標的洲際導彈,美國也在同月發射民兵洲際導彈,冷戰年代拳來腳往的舊事,似乎重新來到世人面前。
與美俄和中日之爭平行發展的局勢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在參加冬季奧運開幕式時與普京會面,這是習近平上台以來的第六次會晤普京,俄方亦透露普京5月正式訪華,中俄的一致性遠大於中美或俄美的分歧,中俄聯手抗美日的態勢極為明顯。這令人想起40年前的世界格局,中美日聯手抗蘇聯,列強因着本國利益合縱連橫,與今天不同的是,當年是中蘇爆發珍寶島衝突,北京結連美日,如今是釣魚島主權糾紛使得中俄對抗美日,應了「天下大勢,分久必合, 合久必分」這句老話。不過,大國相爭極為凶險,為今年帶來更大的衝突誘因,尤其是東海一帶,美俄表面上是旁觀者,實是各自支持日本及中國,這場博弈,充滿火藥味,隨時引爆。
歡迎回應 editorial@mingpao.com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