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父女同郵﹕誰謂抉擇最容易?長青網文章

2014年01月2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1月29日 06:35
2014年01月29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怡:

八十年代,大概三十年前,你當然還未出生,那時候流行關正傑的歌,你也當然不會知道他是誰。我們那個時代的流行曲,有一首叫《人在旅途灑淚時》,是男女合唱的情歌,到今天仍懂得唱,五音不全的老爸,當然唱得很難聽。


為什麼這麼深刻?那時候的迎新營,有一項活動,要改編組歌,把流行曲填上新詞,參加組歌比賽。我們把這首《人在旅途灑淚時》改成《人在旅途轉捩時》,歌改成怎樣,早已忘了,但記得有一句原來的歌詞,改編後仍保留着,就是:「誰謂抉擇最容易?」


可自己話事 又想逃避

大學生與中學生最大的分別,就是自主和自由。自主和自由都是很奇怪的東西,未得到的時候,渴望擁有,想像可以當家作主,一切由自己決定,是多麼美妙的事。一旦得到了,可以自己話事了,又想逃避。太自主和太自由,有時候,又真的是很痛苦的事情。


你和妹妹最大的不同,就是對衣著的品味,妹妹對買什麼穿什麼,如何配搭,很有主見,決定了就去做。你就不同了,譬如買衣服吧,兩件都喜歡,只可二擇其一的時候,你遲遲無法決定,經過比常人能夠承受的長時間,還是沒有結果。


選錯可從頭再來

怡,老爸不知道你心裏想什麼,但猜想你的掙扎會不會就是這樣﹕你喜歡A的款式,但也鍾意B的品味,選了A就失掉B,如果有A款式加B品味當然最好,可惜沒有,又不能兩者全取,始終無法下決定,最後,只好空手而回。


老爸這樣描述,好像說你在選男朋友似的,你揀衣服的認真程度,比很多人選男朋友還要過之而無不及。


成長的過程就是選擇,總有give and take,取捨,就是要捨棄才能取得。


你不敢下決定,是因為不敢冒險,怕選錯,人生最大的危險就是不敢冒險,選錯有什麼大不了,你還年輕,選錯了,可以從頭再來。


怡,很多時候,所謂選擇,意味着兩者不可兼得。但兩者都很好,這邊是50,那邊也是50,只想全部都要,拿夠100,就最好了。要知道,本來什麼都沒有,是0,能夠享有50,比什麼都幸福了。


選擇,可以很理性,把好和不好都羅列出來,排比重,計優次,甚至每項評分,加起來,得最高分的,就是理所當然的選擇。但老實說,永遠百分百理性真是很累人的,所謂擇優而選,也沒有絕對的客觀標準。辛辛苦苦,計了半天,結果是同分,怎麼辦?


理性過後 隨心好了

怡,老爸的主張是,面對選擇,走完理性過程,如果還未能決定,隨心好了,用你的直覺,認為是對的,心安的,舒服的,應該錯不了,就選這個吧!別把選擇的時間拖得太長,也別把好事變成壞事。


人生就是由一個又一個選擇組成。怡,你今天面對的,只是小兒科,更大的挑戰,還在後頭。


老爸

…………………………………………………………………………

Dad﹕

雖然我們常說要爭取自由和選擇的權利,其實選擇很煩,一點也不好玩。


因為沒有一個決定是完美的,當我選了A,就代表我失去B的某些好處,又要承受A的某些壞處。中學教科書上說的理性計分、計比重等方式全都不管用了,就算A的分數較高,我還是會對B的好處念念不忘。有時候,我真想有人肯定地告訴我最好的選擇。


再想一想,選擇雖然痛苦,但那痛苦實際上是基於懶惰、逃避作決定、避免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任而已。真正和長遠的痛苦,是你永遠不懂得取捨和勇敢地面對自己。


况且,世界上充滿未知之數,若那不是什麼人生重大抉擇,就隨便下決定吧,或許會得到意想不到的結果呢,哈哈。


Yee

作者簡介﹕資深傳媒人、關注時事,更關注兩個寶貝女兒

吳志森 samngx123@gmail.com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