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孩子讀的是香港的國際學校,小學階段,功課不多。我幾乎沒看過弟弟寫回家功課。功課不多,不代表孩子沒學習,這是西方教育的思維,東方父母,有時很難適應。不信問問你孩子的小學老師就知道﹕家長抱怨或抗議功課太少的聲音,是不是永遠不會消失?所以老師為了讓自己耳根清淨,非得練就一身「出功課」的本領:千萬不能讓父母覺得,學生在家有閒閒沒事做的情形出現。
兩年前,有一天六年級的姊姊放學回家後跟媽媽報告:「今天我和幾個同學,被老師叫到教室外面,一開始我有點害怕,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結果老師是認為我們幾個平常上課很認真,想知道我們每天花多少時間寫回家功課?」
家長投訴功課太少
「問這個做什麼?」姊姊一天平均花四十分鐘做功課,我覺得差不多,不希望再增加了。
姊姊說:「好像有家長到學校說,他們的孩子每天都沒什麼功課,不合理。要求學校增加功課。所以學校想知道,這是真的嗎?」
「天啊!」這絕對不是歐美父母的聲音,我對孩子大喊:「你要不要我寫封信給學校,現在的情况很好,功課一點也不少。我一點都不覺得你們的功課太少。」我很怕少數人破壞了我孩子的童年。
孩子每天下午四點鐘到家。吃吃點心,聊聊天,休息一下,大約五點開始寫功課,寫完功課剛好吃晚飯。晚飯後,孩子會看書、玩玩具、跟家人出去散步,或是什麼也不做地休息,最後洗澡刷牙洗臉,然後依我的規定,九點半之前上牀。這樣時間已經非常緊湊了,所以你要是增加孩子的做功課時間,勢必會剝奪孩子的家庭生活——孩子的童年不是只有學習。看書、玩樂、做自己有興趣的事,比做功課還重要。至少,是跟做功課一樣重要。
別讓功課破壞孩子玩樂
另外我還想提醒大人一點,你知道孩子在學校待了一整天,要應付這麼多課程和學習,是很辛苦的一件事嗎?學校不是遊樂園,即使是體育課、音樂課,都是有進度和安排的;一堂課接着一堂課,中間的休息時間又這麼短。如果孩子每堂都維持專心學習的態度,下課後你還要求他們繼續寫一大堆功課,這樣他們不是太辛苦了嗎?
在我的認知裏,小學階段,只要在學校好好學習,回家就可以休息、閱讀和玩耍了,根本不需要什麼功課。但是父母對功課的需求,似乎永無止境,多還要更多。
作者簡介﹕旅港台灣親子博客紅人,著作銷量合共達四十萬,育有兩名兒女
汪培珽 http://www.wretch.cc/blog/wangpeiting
兩年前,有一天六年級的姊姊放學回家後跟媽媽報告:「今天我和幾個同學,被老師叫到教室外面,一開始我有點害怕,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結果老師是認為我們幾個平常上課很認真,想知道我們每天花多少時間寫回家功課?」
家長投訴功課太少
「問這個做什麼?」姊姊一天平均花四十分鐘做功課,我覺得差不多,不希望再增加了。
姊姊說:「好像有家長到學校說,他們的孩子每天都沒什麼功課,不合理。要求學校增加功課。所以學校想知道,這是真的嗎?」
「天啊!」這絕對不是歐美父母的聲音,我對孩子大喊:「你要不要我寫封信給學校,現在的情况很好,功課一點也不少。我一點都不覺得你們的功課太少。」我很怕少數人破壞了我孩子的童年。
孩子每天下午四點鐘到家。吃吃點心,聊聊天,休息一下,大約五點開始寫功課,寫完功課剛好吃晚飯。晚飯後,孩子會看書、玩玩具、跟家人出去散步,或是什麼也不做地休息,最後洗澡刷牙洗臉,然後依我的規定,九點半之前上牀。這樣時間已經非常緊湊了,所以你要是增加孩子的做功課時間,勢必會剝奪孩子的家庭生活——孩子的童年不是只有學習。看書、玩樂、做自己有興趣的事,比做功課還重要。至少,是跟做功課一樣重要。
別讓功課破壞孩子玩樂
另外我還想提醒大人一點,你知道孩子在學校待了一整天,要應付這麼多課程和學習,是很辛苦的一件事嗎?學校不是遊樂園,即使是體育課、音樂課,都是有進度和安排的;一堂課接着一堂課,中間的休息時間又這麼短。如果孩子每堂都維持專心學習的態度,下課後你還要求他們繼續寫一大堆功課,這樣他們不是太辛苦了嗎?
在我的認知裏,小學階段,只要在學校好好學習,回家就可以休息、閱讀和玩耍了,根本不需要什麼功課。但是父母對功課的需求,似乎永無止境,多還要更多。
作者簡介﹕旅港台灣親子博客紅人,著作銷量合共達四十萬,育有兩名兒女
汪培珽 http://www.wretch.cc/blog/wangpeiting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