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街知巷聞﹕【三門仔漁村 】異姓一家親長青網文章

2014年01月1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E123 Administrator on 2014年01月19日 21:35
2014年01月19日 21: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大埔,為人熟知的有鐵路旁的墟市、屋邨,又或林村那邊的村落。


至於吐露港與船灣海之間的三門仔、鹽田仔與現已成為地質公園的馬屎洲一帶,其實也屬大埔區。


從前環繞着吐露港的都是漁村,自七十年代末起的一輪移山填海發展史以後,大埔海邊的漁民生活都退到了大埔的邊陲去。


連名帶村遷徙

現時的三門仔,其實已是「第二代」。原先的三門仔村,現已浸沒在船灣淡水湖底下。現在的「三門仔漁民新村」,都是由舊村漁民「連名帶村」的遷徙過來。


1960年代,政府興建船灣淡水湖,於是將原來三門仔村的居民分頭安置︰原居民安置到六鄉樓等區內的大廈;四海為家的水上居民,由於政府不把他們當作原居民處理,便將他們安置到現在的三門仔及聯益漁村等。現在的三門仔漁民新村於1965年正式開村,最早期建成的是由當時的理民府興建36間屋,賠償給當時受影響的三門仔漁民,其他漁民則向政府申請租地建屋。三門仔現有百多戶漁民,當中只餘四五戶經營養殖魚魚排。


各種信仰 屋前表白

社工葉慶龍,是救世軍新界東綜合服務三門仔社區發展計劃中心主任,在三門仔及附近服務了差不多十八年。1995年,他初進村服務時,吃過不少村民的「檸檬」︰「那時在村中空地擺放長櫈給村民唞涼,過了不久櫈都給掉進海裏。」做得成街坊自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從幫村民寫信開始,到成立了救世軍漁民文化展覽閣,葉先生與村民一同經歷了十多個寒暑。現在村民有喜慶時,都會邀請他一份。於是這星期請葉先生帶着我們到三門仔村走一趟。


「現在村內大多是漁民。七十年代中,也有些漁民從其他地方如往灣搬過來。三門仔村內沒有天后廟,也沒有慶祝天后誕,村民最多拜『伯公』,也有不少村民信奉了基督教。」葉先生說着,叫我看看好些村民的門前,有些掛着水上人傳統裝飾,也有些村民的門楣上只畫上一個十字架。村民信仰的各自在屋前作表白。


沒慶典 慶祝鄰村的

葉先生說,三門仔村本身沒有盛大的慶典活動,但村民與塔門、吉澳一帶的漁村較為相熟,如遇上塔門的天后誕、太平清醮、吉澳的安龍,又或是端午扒龍舟等活動,三門仔村村都會捐錢支持及參與。


走過三門仔,發現這裏有種與別不同的開揚與寧靜,與村民傾談之時也感覺到某種質樸與安穩。臨登上離開的小巴時,記者才想起好像沒有在村內看到任何地產廣告。這條移植過來的漁村,如記者在文首不厭其煩所說,居民的住處是從政府租地而建,不能轉售給他人,房屋租借與炒賣幾乎在這裏絕迹。住在這裏的人,雖然有不同姓氏,但關係代代相傳,如某村民所說「差唔係自己一家人啦」。這條漁村雖小,卻有一種獨立於外的和諧。


(a)【蜑家漁民:我哋一世係漁民 】

三門仔的村民,大部分都住在兩層高的村屋內,幾乎家家都在村屋對出的岸邊,搭建一間小屋棚,有如私家碼頭。這個屋棚有如家居與工作室的伸延,村民放置出海捕魚的工具,有人將這裏當作廚房或洗手間,也有人在這裏曬晾衣物或鹹鮮。


放「江」釣魚 一轉50斤

平日的午後,社工葉先生帶着我們到村口不遠處、漁民何萬有先生家裏去。何先生蹲在屋棚前,邊開着收音機聽粵曲,邊為明早出海「釣魚」作準備:他將兩排「釣魚江」(一排約200條的帶魚絲)上的小鈎逐個鈎上「青龍仔」作魚餌,每排有200多個鈎,需要差不多一小時才鈎好一盤兩排的「魚江」。「近來『放江』釣的是黑。出吐露港一轉也有大把魚釣。」70多歲的何先生說,他早上才釣了50多斤魚回來,主要是魚,當中也夾雜石斑、雞泡等其他魚,「有條斤幾石斑!是魚排走出來還是野生的我一看便知」。可能由於鄰近村口,何先生的屋棚特別聚人氣,屋棚兩旁是從快餐店送過來的卡座,「別人送過來的,我們把四位連座鋸開,方便隔籬鄰舍來吹水坐坐啦!」何太說。


何先生自太公一代已是蜑家漁民,至今過百年。何太說現在他們的家住了四代人,「我哋蜑家人一世都係漁民。」她指指屋棚對面的豪宅說,「以前那裏叫光頭山,住的是鶴佬漁民。鶴佬跟蜑家是不同的,講的話唔同,好多嘢都唔同」。陸上的人未必會留意漁民之間也有不同的族群。現時三門仔漁民新村內的多屬從舊村遷來的蜑家人。


(b)【文化展覽閣 感受歷史 】

從村口走到三門仔漁民新村牌坊,多走幾步便看見救世軍新界東北區漁民生活文化展覽閣,玻璃門上貼上一雙門聯,寫着「春夏秋冬行好運 西南西北遇貴人」。


這個文化展覽閣在2005年成立,館內記載了大埔的填海史——牆上的大埔地圖記載了七八十年代填海以前,大埔海、沙田海一帶的情况。另外,那裏保存了不少由三門仔漁民的生活物件、照片及文件等等。展覽閣有一角佈置成傳統艇戶的家居(圖a),讓遊人從環境和村民的口述歷史之中,認識這條寧靜的漁村,是如何的一路走來。


(c)【看岩石 認識地質 】

村中門牌120號是大埔地質教育中心。中心裏陳列了馬屎洲上的岩石,遊人在此可以知道更多馬屎洲上岩石的故事與歷史,也有互動展覽,展示三門仔一帶的地質、歷史與生態資訊。記者反而被地上綠白相間的階磚吸引,「這裏原先是村民的基督教教堂,曾是村民聚會的地方及幼稚園。教會搬走後,直至五年前,中心借用了此處作地質中心」。中心人員說。


中心只在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開放,他們不時舉辦新界東北地區的地質及漁民文化導賞團。三門仔村有路通往馬屎洲地質公園,如果時間充裕,到三門仔可以串遊馬屎洲地質公園。據說從三門仔走到地質公園不過半小時路程。


生態館網站︰www.taipoea.org.hk/tpgeopark

(d)【手造鶴佬香蕉船 】

走到大埔仔漁民新村村尾便是新發船廠。船廠面積不大,但這裏曾經是村裏的造船基地。船廠老闆李先生﹙興哥﹚與弟弟,三代造船之家,專造「鶴佬木船」。他們原先是元洲仔的鶴佬人,後來元洲仔填海建公屋,興哥一家則搬到臨海的三門仔新村,繼續經營船廠。


隨着漁業在香港式微、香港造船的成本上升,近十多年興哥主要從事維修船隻,少有造船,「最近造的一條船是在 97、98年了」。他說。船廠對出魚排附近,有不少船隻,但當中有一艘顏色與形態都格外搶眼的啡色木船。這條六十呎「鶴佬漁船」出自興哥的新發船廠,「鶴佬船的特色是船頭是平不是尖的,船身流線型,有如『香蕉船』」。興哥這樣形容。遠望海上的船隻,一眼便能看到手造木船的流麗。


【街坊士多 朝12晚12 】

從船廠走回頭路至村口,會經過一間士多,給附近居民、漁民、往來的遊人、單車友作補給。在整齊整潔的鄉村士多吃到雲吞、牛腩、鳳爪麵與灼豬膶,夫復何求?


士多從中午12時開工至晚上12時。老闆說他們是舊三門仔村村民,搬來新村至今 48年。朝12晚12,這麼晚還有遊人來吃嗎?「附近魚排工作的人、漁民出海收魚、釣魚都會過來吃嘛。」煮麵與吃麵的都是勤勞的人。


文化活動

「文化葫蘆」正在舉行「香港賽馬會『港文化.港創意』x 大埔&粉嶺」活動,當中包括地區研究、文化藝術展覽、導賞團及工作坊等活動,讓公眾可深度了解兩區的傳統、建築、地區文化及歷史。


「港文化•港創意」兩部分展覽詳情︰

大埔林村放馬莆村許願廣場

日期︰即日起至2月23日

﹙逢星期二、三休館,公眾假期除外﹚

時間︰上午11時至下午6時

粉嶺聯和市場

日期︰即日起至3月9日

﹙逢星期二、三休館,公眾假期除外﹚

時間︰上午11時至下午6時

文化葫盧網址︰huluhk.org

文 蔡琇莹

圖 李紹昌

編輯 鍾家寶

fb﹕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