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貝萊德棄債增持歐日股長青網文章

2014年01月1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1月15日 21:35
2014年01月15日 21: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隨着美國減少買債規模,經濟步向復蘇,市場預期未來息口將拾級而上,令定息產品失去光環褪色,貝萊德董事總經理兼環球策略師Michael Trudel指出,定息產品價格高回報低,寧願轉揸現金,尋找更佳的投資機會。市場方面,會在美國以外尋寶,日本、歐洲及拉丁美洲亦是團隊「心水」。除傾向周期性板塊,例如工業、汽車、資訊科技及原材料等,另新興市場中產崛起及已發展國家人口老化問題,亦有利醫療護理業前景,可看高一線。


Michael Trudel表示,利率回升已是大勢所趨,定息產品「發圍」空間十分有限,故看淡其投資前景,「G7的十年期實際孳息率僅為0.5厘,遠低於廿多年來歷史平均的2.9厘,反映價格偏高」。至於高息債的收益率差價已大幅收窄,不能再冠上高息之名,食之無味。


可分散投資環球貨幣

以貝萊德環球資產配置基金為例,一般按指標(Benchmark)比例投資,組合資產當中股票佔六成,餘下為定息產品,「我們的基金可以靈活配置,雖然設有指標,但會按市場形勢調配資產,如果團隊認為某些資產價格過高或將跌價,可改持較高比例的現金」。


由於定息收益產品已不能提供與投資風險相應的回報,Michael Trudel認為揸現金更靈活,一邊可分散投資環球貨幣,一邊靜候合適的時機入市。現時該基金組合中,股票佔62.9%,現金及現金產品約18.1%,定息收入19%,當中包括小量可換股債、具投資級別債和高息債,新興市場債券約佔5%,其中巴西是孳息率最高的國家之一,故亦有小量投資。


定息產品光環褪色,股票魅力重現,Michael Trudel表示,環球股市已重整旗鼓,投資價值高於債券,歐洲企業估值低,但經濟增長提不起勁,新興市場機會仍在,可是波動性亦不容忽視,故持中立態度。美股估值算合理,升勢可望持續,不過他認為其他地方有更佳的投資機遇,例如日本、法國及丹麥等等,市盈率和市帳率均處非常吸引的水平,未來基金會增持日本、歐洲及拉丁美洲的企業股份。


新興市場有機會 惟波動高

Michael Trudel續稱:「安倍經濟學奏效,相信日本央行未來繼續放水,根據過往經驗,量化寬鬆對股市有提振之效,通脹已見慢慢回升,資產組合向來現金及定期為主的日本國民,在此情况下勢會改變資產組合,保持購買力。」意味日本人或會將加大股票等投資產品的配置。


板塊方面,他傾向周期性板塊,例如工業、資訊科技、汽車及原材料等,比起防守性股票可提供相對吸引的增長及投資價值,此外亦會增持健康護理行業,「新興市場中產愈來愈多,已發展國家人口老人問題日益嚴重,對健康醫理服務要求與日俱增,有利該行業發展」。另外,電子付費技術及手機上網的普及化,亦是投資機會之一。


看淡非必需消貴品及公用股

Michael Trudel看淡非必需消貴品及公用股,前者因估值過高,而在息口趨升的未來,公用股回報亦被比下。談到今年最大的經濟風險,Michael Trudel擔心,一旦息率上升步伐過急,會對股債市場造成震盪,就如去年5月時,聯儲局首提收水言論,其後股市及債即時插水,投資者必須格外留意該風險。


明報記者 余美玉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