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林泉忠﹕「靖國問題」與中日世界輿論戰長青網文章

2014年01月1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1月15日 06:35
2014年01月15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過去在與日本之間的「歷史問題」上,中國政府的應對向來是態度強硬有餘、戰略遠慮不足。不過,在這次安倍晉三首相參拜靖國神社後,卻聰明地抓住美國與國際輿論持批評立場的良機,將中日「靖國」攻防戰的戰場搬到國際舞台。


在策略上,現階段中國將主力放在透過駐各國大使向當地投書,並希望產生在全世界「遍地開花」的效果。


先是中國駐日大使程永華在日本《每日新聞》發表題為〈發表「不戰誓言」找錯了地方〉的文章,繼而駐英大使劉曉明也在英國《每日電訊報》發表〈拒不反省侵略歷史的日本必將對世界和平構成嚴重威脅〉,其後《華盛頓郵報》也刊登了駐美大使崔天凱的〈危險的頂禮膜拜〉,此外中國駐俄羅斯、澳洲、加拿大、韓國、奧地利、巴基斯坦等大使也紛紛投書當地主要報章。截至11日,共計13位大使和1位代辦參與了這場國際輿論戰。


這些文章內容大同小異,主要論點包括,一、批日本「右傾化」危及世界和平;二、安倍參拜宣揚軍國主義的靖國神社,是對戰後世界秩序的嚴重挑戰。


獨角戲本來未必好看,然而安倍政府不願被攻擊成「亞洲最大的麻煩製造者」,因此也來「照辦煮碗」,由日本駐英大使投書同一家報紙,並上BBC英國廣播公司的節目反駁,一方面為安倍的「積極和平主義」辯護,同時批評中國無視國際規範的海洋戰略造成東海與南海的緊張局勢云云。在這場國際輿論攻防戰中,中國巧妙地強化安倍的參拜與國際社會和平理念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獲取了國際輿論的制高點。不過,這種攻勢也需拿揑得度,否則也有可能弄巧成拙,畢竟國際社會主流仍認為今日的日本是一個和平的國家,甚至和平指數都比中國來的高。


作者是台灣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