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家居反映心理長青網文章

2014年01月1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1月10日 06:35
2014年01月10日 06:35
新聞類別
娛樂
詳情#

【明報專訊】我從小就對整理和收納東西有着不解的興趣,可以花上一整天,甚至一星期不停在家裏整理和研究,總想着要把房子弄得更舒服整齊。我這個不折不扣的收納狂,看到凌亂的東西,就會產生一股「必須把它整理好」的感覺,如果沒有完成,腦裏就會一直牽掛着。


近年市面上有很多關於收納的書本,我當然不會放過!這些書本主要內容是教人整理家居,把亂七八糟的生活空間執拾好,從而找到心動的感覺。有作者甚至認為透過收納整理,可以找回幸福人生和平靜心靈。這些收納達人,每位都對整理充滿熱誠,閱讀他們的分享,我找到很多共鳴,可我從沒想過用心理層面去剖析「執屋」,對我來說很理所當然的事,所以最初是有點質疑他們的論點。


記得有人說過,要了解一個人,去看看他的家就會略知一二,那些收納達人相信居住的地方最能反映一個人的真實一面,如果家裏終日凌亂不堪,住在裏面的人也不會有什麼精彩和美滿的人生,這與住所的地點和大小無關。居住空間就好像一面鏡,反映着居住者的心理狀態,而要終結「永遠無法整理好」的夢魘,第一樣要學會的就是「丟掉」。


這讓我想起外國一著名電視頻道播放的儲物狂真人show,節目內的受訪者都對丟掉東西感到十分困難,他們對不同的物件有獨特偏好,並且瘋狂收集起來,有些會把過期食物、報紙、吃完的零食包裝、破舊家電和一般人認為是廢物的東西收集,並且凌亂地儲存在家中,嚴重的甚至連自己的尿液和糞便也捨不得丟掉,誇張程度令人嘩然,這樣嚴重影響他們的生活環境、健康狀况及人際關係。由於過度儲物,他們無法正常使用住屋的空間,甚至連進出都成問題,一般人會認為他們是懶惰和不修邊幅的人,但實際情况並非如此,他們無法控制這些儲物行為,是基於嚴重的心理問題,大部分受訪者曾經在小時候或人生道路上失去過一些重要的人和事,令他們無法面對失去,丟掉東西會讓他們十分不安和焦慮,只有被堆積如山的物件包圍着,才找到安全感!


這麼說,將家裏打理得井井有條或是烏煙瘴氣,也許真的和一個人的內心世界有着不可或缺的關係。


(逢星期五刊登)

星級專欄﹕官恩娜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