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亞太區高息股增長潛力高長青網文章

2013年12月2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12月24日 06:35
2013年12月24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在2013年,亞太區(日本除外)股票的表現落後於歐洲、日本和美國股市。但自10月以來,隨着精明的投資者開始累積備受市場冷落的股票,區內的股市便錄得反彈。今年12月底,美國就業市場前景向好,聯邦儲備局更開始削減每月購債額,進一步支持是次反彈。


投資者宜買高息股美元債

聯儲局踏出削減刺激政策的第一步後,亦表示維持基準利率在低水平。於低息水平中把握亞太(日本除外)市場的升勢,投資者不妨投資派發現金的資產類別,例如高息股和美元債券。這種均衡策略,應有助降低市場潛在波幅,並捕捉亞太區(日本除外)前景樂觀的增長潛力。


對亞太區(日本除外)股市的啟示方面,美國縮減量寬將導致游資減少,因此將持續利淡投資氣氛。區內股市和貨幣市場多次憂慮美國縮減量寬,而有關情况可能於2014年重現。然而,亞太區(日本除外)的經濟基本因素普遍維持不變,而且應可抵禦游資撤出區內市場的影響,部分由於貿易活動轉強和當地需求增加,加上區內國家較數年前,減少依賴對西方國家的出口。此外,亞洲國家及公司的負債比率,普遍低於西方市場,反映其財政狀况較為穩固。


金融危機後 亞洲企業已增實力

區內國家汲取了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的教訓,是構成上述利好因素的主因。在金融危機後,不少亞洲公司致力作出必需的轉變,包括降低資本開支和負債比率,從而累積充裕的現金儲備。因此,這些企業的財政狀况和現金流轉佳,有助提高派息率。管理層以穩定和具增長的股息展現對公司前景的信心,而投資者亦把相關往績,視為企業成熟和擁有實力的迹象,從而吸引資金流入。


中國可選金融股 台受惠手機板腦需求

因此,儘管市場在過去3年表現波動,高息股的表現仍優於整體亞太區(日本除外)市場。就地區分佈而言,上述高息股主要在澳洲、內地和台灣市場。澳洲方面,天然資源和消費品公司均向股東派發可觀的股息,而內地則以金融股的派息最為優厚。台灣亦提供不少收益機會,當地是資訊科技產品的製造樞紐,隨着已發展市場的經濟回升及亞洲副消費品開支擴大,將可望受惠於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的需求增加。鑑於有更多公司願意持續向投資者派息,我們認為區內高息股將繼續為投資者所追捧。


[景順資產 投資先機]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