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醫管局消息人士透露,若落實將伊利沙伯醫院由油麻地搬到啟德發展區,騰空的伊院用地不會交回政府,反而有構思想重新發展,包括興建一間日間診斷治療中心,以及一間有800病牀的專科醫院。上述構思可供公私營合作發展,以彌補現時醫療缺乏中產服務的不足。
雖然食衛局及有關當局未計劃把伊院原址用地交還政府,但本報接獲投訴信質疑醫管局急於將伊院搬遷是「另有目的」,擔心政府日後將原址改作興建豪宅出售。
事實上,上屆政府預留的大埔私院用地,因拍賣不受歡迎而被叫停發展,政府一度表示會把該地交還規劃當局,但最終還是收回該地以建屋。
可建治療中心或專科醫院
醫管局暫仍計劃在伊院原址發展醫療服務,消息人士說,正構思在原址建一間日診斷治療中心,設電子掃描檢查服務,提供電腦掃描、大腸檢查、胃鏡檢查等,亦有計劃興建一間有800病牀的精選專科醫院(Boutique-like Hospital),模式如仁濟醫院設專做置換人工關節的中心。上述構思可供公私營合作發展,亦可考慮以社企模式營運。因位處市中心,故服務將面向全港。
消息指有關構思主要是回應公眾意見,因討論醫療改革時,有指目前醫療服務只得公立及私家醫院兩極,缺乏為中產定位的服務,醫管局想彌補中間這道夾縫。據悉,有醫管局高層近日向外諮詢伊院搬離後在上址興建中產醫院的可行性。
消息指伊院全院服務搬到啟德後,啟德新院會預留一兩層樓發展腦科中心,也會重組心臟科服務。
醫生倡建中轉醫院
有伊院醫生反對在伊院原址建中產醫院,認為應建中轉醫院,供介乎未治癒但復康中的病人留醫,可紓緩伊院壓力,因九龍中聯網的九龍醫院、佛教醫院只是復康醫院,沒有X光和手術室,不適合未穩定的病人留醫。
有伊院員工表示,在醫管局範圍很難搞公私營醫療合作,兒童醫院原想搞公私營合作,但至今無大進展,大嶼山醫院也預留地方供公私營合作,結果亦未有人問津。
對於伊院搬遷計劃,伊院內有員工反對全間伊院遷到啟德,認為只需將急症室、創傷中心、腦內科、心臟科等互相支援的專科集中在啟德新院,其他專科些如腫瘤科中心可留在伊院原址提供服務。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