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Lalique賣水晶擺設賣到街知巷聞,難怪有人以為品牌創辦至今百多年都是精益求精獨沽一味。其實Lalique設計珠寶起家,半途出家轉投水晶玻璃的懷抱。近年品牌積極回歸珠寶界,更從Boucheron挖角Quentin Obadia為設計總監,務求要把Lalique與高級珠寶重新連線。
品牌的創辦人René Lalique 1885年便開始設計珠寶,愛從大自然中尋找靈感,常以蝴蝶、飛蛾、蜻蜓等作主題,作品風格前衛,贏得「新藝術主義」珠寶大師的美譽,當時紅星Sarah Bernhardt、藝術收藏家Calouste Gulbenkian等都是Lalique的粉絲。1907年Lalique先生與調香師Francois Coty合作製造香水瓶後,沉迷玻璃工藝,專心發展這方面的興趣,令Lalique跟珠寶的關係日漸疏離。及後第二代Marc Lalique接棒,更索性把玻璃工廠改為水晶廠,把Lalique打造成一個水晶品牌。
創辦人情迷大自然
既然Lalique已轉型為水晶擺設品牌,何故突然又吃百多年前的「回頭草」,重新踏上珠寶商之路?「因為珠寶才是Lalique的根本,我的職責就是把品牌的heritage重新詮釋。」設計總監Quentin Obadia說。他2005年在Strate College Designs的畢業作品獲Boucheron垂青,羅致為旗下設計師,23歲已為品牌設計「Gaité Parisienne」高級珠寶系列,擢升為集團的設計經理。2011年Obadia被Lalique的CEO Silvio Denz挖角,再次展現René Lalique的珠寶藝術。
2012年及今年推出的珠寶系列,分別以The Sacred Fire Odyssey及Myth of Love為主題,但不離Lalique先生對大自然的迷醉。「最近發表的Myth of Love,其實是一個古希臘愛情故事,講述美若天仙且擁有一雙蝴蝶翅膀的女神Psyche,被殘忍的父親許配給靈蛇,幸得愛神Eros相救,當中蝴蝶、蛇及箭頭都是Lalique先生鍾愛的設計元素之一。希望透過設計背後的故事,聯繫佩戴者及珠寶。」Obadia指自己設計的珠寶除了使用珍貴的寶石,亦會以色彩繽紛的亮漆繪畫細節。
多變設計 吸引年輕一族
為滿足不同場合需要,珠寶多可分拆mix & match,例如一條吊墜珍珠頸鏈,吊墜可拆出作胸針,少了誇張吊墜的珍珠頸鏈方便日常上班佩戴。「始終品牌剛回歸珠寶界,希望透過多變的設計吸引消費者注意,我們將25至45歲的女士列為目標顧客,為了脫離水晶品牌的形象及吸引年輕一族的注意,我們會把珠寶放在高級時裝精品店寄賣,在香港就跟連卡佛合作推廣。」有信心帶領品牌在珠寶界闖出一片天嗎?他笑言:「Nothing can really stop me。」
文 Nicole Tse
圖 鄧宗弘
編輯 胡可欣
電郵﹕lifestyle@mingpao.com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