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聖誕已成為商業化節日,各大小商場花心思佈置以求增添聖誕氣氛,刺激消費。圓方找來德國逾百年歷史的木工藝品牌Mueller合作聖誕佈置,以Mueller標誌的聖誕故事塔、燭台為藍本,打造一座高達8米、4層獨立旋轉的聖誕故事塔,同時在商場開設品牌pop-up store,賣的全是品牌多年來的標誌木工藝品,品牌第四代傳人Ringo Mueller說,每件作品背後都是德國傳統故事,令整個佈置更有意思。
以古時礦工生活為靈感
Mueller創立於1899年,一直在被譽為「玩具小鎮」的Seiffen以德國傳統木工藝手製玩具,一開始以製作小火車、飛機為主,後來有一年聖誕,工匠以古時礦工傳統為靈感製作出聖誕故事塔,大受歡迎,更成為品牌標誌。「以前礦工經常留在煤礦裏,連聖誕這些重要節日也不能與家人度過,他們在空閒、寂寞時便會做木工慰藉心靈。他們也從宗教中尋求慰藉,這個聖誕故事塔就因此而來,他們將宗教故事放到聖誕故事塔中,每層是不同的聖經故事,在底層燃點蠟燭後,上面那些木公仔就會圍着轉,讓他們感覺一點溫暖。」Ringo Mueller說。聖誕節本來就源自宗教,品牌的聖誕故事塔如此貼合主題,難怪每年大賣,故事塔還有不同尺寸、層數選擇,最大有半個人那麼高,每層都是不同的聖經故事。
除了聖誕故事塔,品牌另一標誌產品拱形燭台也是由礦工傳統而來﹕「礦場很黑,礦工伸手不見五指,唯一有光的地方就是門口,就是一個拱形上放滿燈籠,是礦工覺得溫暖有希望的地方,所以我們做了這個拱形燭台,希望將這份溫暖延續下去。」
木有「靈魂」 可塑性大
這份溫暖來自燭光,也是來自木。品牌幾代以來都用木做玩具,就是因為他們覺得木有「靈魂」﹕「沒有一塊木是一樣的,能做出的東西都不一樣。木的可能性很大,想要粗糙或柔滑的質感都可以,而且不像鐵那些材料,木很直接給人溫暖的感覺。」Ringo Mueller說木加上蠟燭和圍着轉的公仔,讓人看了就感覺浪漫溫暖,這些聖誕故事塔和燭台已成了德國傳統聖誕擺設,而Mueller特別的地方是全人手裁木、雕木,當中花的人力、手工和細節已比其他品牌的擺設多很多。「我相信手工藝溫暖人心的力量,那是用機器大量生產遠遠不能及的。那就是我們一直堅持用人手做木工藝品的原因。」
除了對着這充滿聖誕氣氛的巨型故事塔拍照以外,Ringo Mueller更想我們看到的是品牌對傳統木工藝的堅持,以及每件木工藝品背後的故事,因此看佈置之餘,更應該到pop-up store走一走,近距離欣賞、觸摸這些由工匠一手做出來的木工藝品,自會感受到Ringo Mueller所說屬於木工藝的溫暖感覺。
文 官嘉盈
圖 陳淑安
編輯 梁小玲
電郵﹕lifestyle@mingpao.com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