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資產太集中物業約滿後宜賣樓長青網文章

2013年12月0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12月06日 06:35
2013年12月06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Candy和Steven最近買入了一個自住物業。找了筆者幫他們做按揭安排,順便檢視一下整體的財政狀况。兩夫婦合共持有4個物業,之前他們持有3個出租的物業,自己則和兩個女兒租住女兒學校附近的一個私人住宅。眼見最近樓價稍為回落,而且難得覓得一個合心意的單位,便決定以900萬元買入心頭好。


申居所資助計劃 需預留充裕時間

首要任務是先幫Candy和Steven安排按揭貸款。Steven是一名公務員,可以申請政府的「居所資助計劃」(Home Financing Scheme)。透過這個計劃Steven可以向政府申請一筆約150萬的低息首期貸款。必須注意的是,根據政府庫房的規定,這類按揭的貸款文件不能夠為(All Monies)的樓契,一般銀行會安排稱為Term Loan的定期貸款。個別銀行對這類按揭貸款申請可能會有一些限制,例如只可以做傳統的P-plan或有額外的條款等。加上做這類按揭和向政府庫房申請「居所資助計劃」都需要時間,因此最好預留充裕的成交時間。最後Candy和Steven成功獲批一個P-plan的按揭計劃。


每月盈餘只減5000元

接下來就是檢視和優化Candy和Steven的財政狀况。表1和表2列出他們買樓前後的收支和資產負債情况。


首先Candy和Steven的現金流沒有太大改變,每月盈餘只減少了5000元。不過,從表2可以看到,在買入第4個物業前,物業資產佔他們的總資產的比例已經達到73%,屬於一個偏高的水平。在買入自住物業後,這個比例更高達96%,屬於極高的水平。Candy說新買入的物業是為了居住需要,並非為了投資,將來樓價升與跌也不會賣樓。不過他們亦表示另外3個出租物業是純粹投資資產,雖然他們相信物業價值長遠會上升,但也確實擔心中短期樓價會下跌。


最後,他們決定等其中一個出租物業的租約期滿後,便會賣掉物業,讓物業佔總資產的比例回落至80%以下。而且可以增加現金的比重,將來若有適合的投資機會也有足夠的彈藥捕捉機會。


林正宏(Perseus Lam)

康宏理財服務有限公司助理聯席董事

■理財信箱 歡迎來信

讀者如有理財問題,歡迎來信詢問。


來函:寄香港柴灣嘉業街18號明報工業中心A座15樓,經濟版編輯收

傳真:2558 3964

電郵:chlung@mingpao.com

◆來信請列明家庭或個人收入、開支、資產、欠債、理財目標及可承受投資風險。


[林正宏 理財信箱]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