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健吾﹕言論自由的現在進行式長青網文章

2013年11月2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11月23日 06:35
2013年11月23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在香港,你的工作就是你的身分。


只要你的收入表有商台的一欄,有些人就覺得你說什麼都是幫商台說話。他們覺得我沒有獨立人格。


既然如此,我倒不如說心坎的一句好了。


香港人有很多選擇?

容我直言:言論自由不是早就死了嗎?真的,大家不喜歡誰做晨早節目,數碼電台有王慧麟馮振超,網台有鄭家富梁繼璋。


然而,游清源先生告訴了他的讀者這個消息:「細佬終於忍不住告訴大家一個關乎特區政府能否繼續有效管治香港的秘密,那就是很多政務官一覺醒來,不是聽黃永的《在晴朗的一天出發》,也不是聽港台的《千禧年代》,而是聽林海峰的《在晴朗的一天出發》。」(游清源,《信報》,2011年5月6日)


二台晴朗,我只是偶爾的替工,我也收到當政務官的朋友說「很好聽」的短訊。我的節目《903國民教育》在星期日晚上9時至11時,不是王牌主持人心中所想的「好時段」。過去一年多,他們沒有干涉過我。


於是,我放肆地在903的大氣電波,訪問了港大民意研究計劃的鍾庭耀博士談票站調查的重要性、落選新界西而被視為搶走民主黨票源的余若薇大狀、於香港悼念六四的內地留學生九虎。還有,社民連的長毛和那位剛於搶咪案脫罪的社民連年輕成員黃浩銘,有聽眾在面書留言說小巴司機聽到「社民連」三個字就轉台,轉聽粵曲去。每次做節目,我也告訴自己:這有可能是最後一次。


我想,除了慧玲姐,有很多人還在守衛一些我們覺得很重要的事情。每次回到公司,感覺就好像看到黃潔慧、潘小濤、甚至是林海峰或森美,都被圍在一個圈內。圈外有人在放一些業火,要燒走一些我們很在乎的言論空間。而我們只可以做的,就是不斷的吐口水,希望這些火,不要燒得那麼快。


很多人都正在為香港的言論空間吐口水,戰鬥到最後一分鐘。


至於,一個人「可不可以做一個節目」去為香港爭取民主?撫心自問,我不行。因為,我的節目至少也有兩個人幫我。


我只是,在這個熱廚房,代表我自己,做對得起我自己的事情。


每每談到言論自由,大家都很怕。我怕不怕?怕,很怕。我的電郵戶口收過數次不明來歷的登入警告。《光明頂》節目拍檔不比我好很多。我們早已知道,言論自由早就死了。我的家人在我上次生日的時候,沒有對我說生日快樂,卻記得對我說「政治的東西你不要搞那麼多,最緊要搵食」。


言論自由為何會死?

這次事件,源於《信報》「獨眼新聞」的消息人士報料(《信報》,A18,2013年10月30日),然後到《明報》李先知也重申了類似論點(《明報》,A16,2013年10月31日)。之後的事情,你們也許都知道了。數周前大家不是很齒冷政府用「消息人士」說香港電視事件的事情嗎?原來,紀曉風、李先知引用「消息人士」的話,就絕對可信。還有,添馬男(《蘋果日報》,B12,2013年11月20日)評事件時談及俞琤、蔡子強老師(《頭條日報》,P58,2013年11月18日)評事件時談及陳志雲。為何他們的評論,都沒有提及「中央」?


誰在收緊言論空間?誰在放火?難道是佛地魔,He-Who-Must-Not-Be-Named?

如果,我要為這一件事,問所有香港人一條「通識題」,我真的很想知道,現在於網上被稱為大中華膠或大中華民主派的前輩們,香港前途談判的時候,你們憑什麼相信,回歸後,中國會給香港「言論自由」?到現在,香港的言論自由死了,我們這一代,和往後的一代,可以做什麼?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