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羅健熙﹕政改方案須看細節長青網文章

2013年11月0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11月01日 06:35
2013年11月01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由政務司長領導的政改小組,終於開展工作。也許有點不切實際,但我對林鄭月娥和譚志源還是有丁點期望,希望他們能夠處理政改爭議,把香港帶往普選的新時代。


我從來也不敢小看各持份者在政治問題上的差異。由最保守到最基進,踴躍發聲到沉默不語,每個都是對香港未來有話語權的香港公民。


在這種種紛陳不同的政治取態之上,我們還要記得,政改方案不論泛民與建制均有否決權,談不攏翻桌,比談出共識投票通過要容易太多。而在這兩大群體中,也有不少是全不介意2017特首普選的政改方案被拉倒。


說到這裏,下一句不時聽到的便是「你即係想個方案過啦」;早前到學校出席論壇,仍有學生質疑民主黨會否再就政改和建制派或政府去傾;最近湯家驊提出自己的方案交予建制派、政府、中央參考,也好像被當成罪人般。


在政改角力上,泛民或建制均沒有勝者全勝的條件,一直停留在立場宣示的位置也無助收窄兩者分歧。政府提出的第一個方案,在收窄分歧上將有重要作用。到底如何在泛民建制之間落墨,如何在某些雙方同意的位置上建立更多共識,而不是一開價便把另一邊排擠掉?


我樂於看見各方把更多方案及細節拿出來,並游說市民支持其方案,讓市民就其方案評價和判斷。


對我而言,方案的細節是重要的,因為只有看到細節才能知道方案是否真的合乎普選定義。而最大爭議所在的參選權環節,最終也是按《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第25條寫着的「沒有不合理限制」這個標準。因為,除非每個公民自薦便能參選,否則不管5萬或10萬的公民提名也是某種程度的限制。


沒有人知道政府最後會提出什麼方案,但我相信參選權是否合理,將是很多市民所關注及決定是否支持政改方案的核心考慮。


作者是民主黨副主席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