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呂秉權﹕梁振英發政改「盈警」長青網文章

2013年10月1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10月15日 06:35
2013年10月15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上月,特首梁振英召開了4場政改飯局,宴請近百人。席間,梁振英的部分言論,令筆者對政改方案愈感悲觀。


梁振英在沒有前文後理下,突然問:「你估中央點評估香港的情况?」

這條問題他向同一桌人重複了3次,不少赴會者頓感錯愕。


作為特區政府最高負責人的梁振英說,自己只是中央掌握香港情况的其中一個途徑,中央在港還有大量的「收風」渠道,會不會有些人向上匯報時,將香港一些不太嚴重的問題誇大,從而令中央在政改問題上採取較強硬的立場?

梁振英希望與會者,幫手反映香港的實况。


說罷,眾人一輪大笑。你特首位重權重,我們人微言輕,如實和有效向中央反映香港的情况,是你梁振英的應有責任和能力的表現,怎麼現在反過來要我們「幫梁出聲」?這點,周融或可幫幫手。


筆者對梁振英這番說話的解讀是,他自己可能亦看淡政改結果,預示中央很大機會採取一個非常保守的方案,港人到時未必收貨,所以一早就同大家「打定底」,表明自己並非無爭取,只是香港某些直通天庭的人說三道四,將問題嚴重化「誤導」中央,將政改推向死角。


梁振英提前向港人發出政改「盈警」,一方面是希望為港人未來的激烈反應減震,另一方面則為自己開脫,推卸政改不力的責任。


中央領導人例必公開挺梁,但在中港溝通的最高管道上,卻讓梁振英感到不自在,梁雖未被邊緣化,但卻起不了關鍵的壓倒性作用,這和董建華當年在中央心目中的地位相差很遠,值得大家深思。


小弟向前輩程翔請教,他相信梁振英最大的目的,是要推卸責任。


程翔又說:「普選方案最終取決並不在於北京,而在於港人的表態。有些核心價值我們看似很抽象不去捍衛,但要失去時我們將感受到很具體的痛苦。」


作者是浸會大學新聞系客席高級講師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