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特首梁振英山頂貝璐道4號大宅,僭建的地下室已於今年6月填封,屋宇署向公民黨立法會議員湯家驊提供的僭建室填封工程圖則顯示,梁振英並非填滿整個地下室,而是以17度斜度,用密度只有標準水泥六分之一的「輕水泥」,在地下室填成一個斜坡,並密封地下室入口。
6月已完成填封
湯家驊質疑補救工程或方便梁振英將來再開通地下室。香港測量師學會副會長何鉅業則認為,用較輕的水泥填成斜坡,是令地基不會因為水泥太重而受影響。
水泥密度僅標準1/6
梁振英的貝璐道大宅去年被揭發有多項僭建,當中包括僭建了逾200方呎的地下室,並在儲物室開通了一個入口。
梁振英聲稱在2011年10月裝修時才發現有這個僭建地下室,並於翌月以磚牆封了入口,卻沒向屋宇署交代情况。屋宇署在傳媒報道後,公開稱不接受封磚牆式的處理方法。
牆和地台不拆
屋宇署昨回覆湯家驊的信件,披露了梁振英填封地下室的圖則。根據該圖則,梁振英委託的建築師是黃山建業事務所有限公司,黃山曾於2006年出任戴德梁行建築顧問有限公司行政總裁,當時梁振英是戴德梁行亞太區主席,黃山亦是提名梁振英參選特首的選委。
填封方案是以輕水泥在地下室空間內填出一個17度的斜坡,但地下室內的牆和地台則不會拆除。
梁5次交方案被拒
湯家驊指出,標準水泥密度是2400公斤/立方米,但梁振英選用400公斤/立方米水泥,又保留了僭建的牆和地台,令人質疑是方便梁振英日後再僭建地下室。
湯家驊指出,梁振英曾提交5次補救方案,均不獲屋宇署接納,惟署方拒向他披露方案內容,又容許梁振英將事件拖了半年。
何鉅業則認為採用密度較低的水泥,一樣可以填封地下室,而重量則遠較標準水泥低,因2400公斤/平方米的水泥是用作起樓的結構性水泥,若用來填封地下室會太重,影響大宅地基。對於保留地下室的牆身和地台,何鉅業稱,只要工程能夠令地下室不能再使用,即使不拆內部牆身地台,問題亦不大。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