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內地「淘寶村」 開網店賣土產長青網文章

2013年08月1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08月13日 21:35
2013年08月13日 21: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內地有農村利用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寶從事商貿,成為「淘寶村」,將當地的土產或工藝品,透過淘寶或天貓行銷全國甚至海外;現時最大規模的「淘寶村」去年銷售額高達20億元(人民幣•下同),印證阿里主席馬雲的名言「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


山東省博興縣去年在淘寶的銷售額為1.17億元,縣內灣頭村人口約5000人,被阿里研究中心定義為「淘寶村」。雖然村內建設有待開發,但落後外表之下,已有1500個村民使用電子商貿平台做生意。他們透過淘寶向外銷售其傳統草編工藝品,包括茶几、椅子、儲物箱及裝飾等,主要由村內的老人生產,再由年輕一輩放上網出售,有商戶每年能做300萬元的生意。


草編工藝 目標年售千萬

目暖草編老闆賈培曉大學畢業後,離開灣頭村向外闖,打過工,亦開過小餐館,最終血本無歸。因為缺乏資金,只能回村覓生計,機緣巧合之下,做起電商生意。「2006年在淘寶售自己的結婚禮物,當時只賣了十幾塊錢,後來覺得草編工藝品有行情,就在2008年開始販賣。」


他表示,今年上半年的銷售額為360萬元(平均每天2萬至3萬元),主要售往沿海城市,今年目標售額為1000萬元。2011年,他開創「目暖」品牌,晉身門檻更高的天貓商城。不過,他坦承,草編工藝品受歡迎,多了商戶競爭,利潤率已由開始時最高的60%大跌一半至30%。


網店物流帶動速遞業

同樣已建立起自己品牌的草藝居老闆馬耀飛,主要售賣價格較貴的草編工藝品,每件價格由70元至1380元。「多人模仿,自然拖低利潤率,現在只有15%到20%,退貨亦令盈利下降。」他指去年因部分客戶退貨,平均售出20件就有1件退回。即使不計產品成本,運輸費一來一回,每件貨要損失60多元。


他今年換過一批新貨後,退貨率大有改善,50件中只有1件退回。


不過,在農村生產再運送貨物有難度,在淘寶上賣草編衣櫃及鞋櫃的卞寧寧,亦是全峰快遞的老闆娘。她指出,由於速遞公司不願運送大件的貨品,故她在去年接手一間速遞公司。她笑言,現在做速遞比在淘寶開店更賺錢。


明報記者 岑梽豪 山東博興報道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