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新加坡醫療集團與本地財團合辦、港大參與日後營運的私家醫院港怡醫院預計3年半後落成,新上任的港大醫學院院長梁卓偉強調,不會令新醫院變成「富豪醫院」,並指現正積極籌錢,希望提供較優惠的醫療服務令中產階層受惠。面對人手短缺,新醫院會考慮向私家醫生招手,以及招聘海外醫生到急症室工作。
剛於本月1日履新的梁卓偉昨與傳媒茶敘時表示,上任後將面臨三大挑戰,包括作為港大附屬教學醫院的瑪麗醫院準備重建、港大深圳醫院投入運作,以及私家醫院港怡醫院即將興建。
稱港怡不做「富豪醫院」
伙拍財團合辦、位於黃竹坑的港怡醫院預計2017年1月投入服務,梁卓偉強調不會令提供500個牀位的港怡成為「富豪醫院」,對於現時醫療市場中,公立醫院可獲逾九成補助,私院則不獲補助,而中產階層求醫亦淪為夾心,他認為「中間一定有第三、四條路」,讓中產受惠,現時正積極籌集資金,希望以港大醫學院的科研及資源等吸引投資,至於會否尋求李嘉誠等富豪捐款,他則未有正面回應,只說慈善家及慈善團體都會見到他們的努力和成果。
着手聘150醫800護
港大醫學院副院長(人力資本)黃世雄表示,現時港怡醫院已着力聘請人手,日後最少需要150名全職醫生及800名護士,他強調招聘形式會「多元化」,不會只靠港大的醫生,並舉例指急症室及麻醉科等專科在本港人才不多,因此會考慮海外招聘,主要接洽英美的醫生,但此舉甚有難度,因要確保急症室醫生懂廣東話或普通話,以及要解決他們的住宿問題等,「這方面我們不夠新加坡好,他們用英文溝通已經夠」。
吸私人執業醫生回流
黃世雄說,同時會考慮向私人執業醫生招手,因有部分私家醫生喜歡做科研及臨牀服務,相信港大資源足夠,能以兼職醫生或教席等方式招攬這批醫生回流。
另一副院長(臨牀事務)羅偉倫則說,港怡醫院將於明年動工,目前正在設計階段,預計手術室與深切治療部會在同一層,亦會提供全科門診及中醫服務,至於內科、骨科及婦科等的重點手術,則仍要與政府商討。
他期望港大在營運上有較大主導權,屆時將採用團隊駐院醫生形式,減少掛單醫生。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