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日本「言論NPO」與英文《中國日報》共同實施的民調顯示,中日民眾對對方印象不好的高達九成,好感度則降至歷史新低。
中日交惡,最主要原因是領土爭端與「歷史(認識)問題」。日本受訪者中有五成回答是因為島嶼爭端,然後是因為中國批評日本的歷史問題以及中國為了確保能源資源採取的行動。中國受訪者則有七成以上認為日本在釣魚島問題上態度強硬,在侵略歷史上缺乏反省與道歉。
兩國交惡,無論是政府還是人民,都習慣性地把責任推給對方,同時缺乏自我反省。造成這種狀况的原因中,除了政府的政策、人民的思考與判斷能力外,媒體的操作也應負重要責任。
中國媒體在釣魚島衝突的報道上,尤其是去年最緊張的時期,經常使用煽情的用語,甚至用在標題上,如〈日本再度挑釁〉,如此一來有效地帶動了人民反日情緒的高漲,這也反映在這次民調中超過五成中國民衆認為中日必有一戰。
在日本方面,日本電視對中國的反日遊行與破壞行為也曾不斷重複地播放,造成日本國民在對中國理解上的偏頗。不過,日本畢竟是一個民主國家,國民有機會選擇不同的媒體所提供的資訊與角度,有助於對事物的判斷,這反映在認為中日會有一戰的日本人僅佔四分之一。有趣的是,認為日本媒體客觀公正地報道了中日關係的日本人也僅佔四分之一,而八成五的中國人則認為中國媒體的報道客觀公正。
在兩岸三地,香港與台灣的媒體與市民都關心釣魚島與歷史問題,大陸也稱「釣魚島是台灣的附屬島嶼」,但港台的仇日情緒並不高,顯然這與媒體的開放與報道的自由有直接關係。
作者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john.lim.3154
作者是台灣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中日交惡,最主要原因是領土爭端與「歷史(認識)問題」。日本受訪者中有五成回答是因為島嶼爭端,然後是因為中國批評日本的歷史問題以及中國為了確保能源資源採取的行動。中國受訪者則有七成以上認為日本在釣魚島問題上態度強硬,在侵略歷史上缺乏反省與道歉。
兩國交惡,無論是政府還是人民,都習慣性地把責任推給對方,同時缺乏自我反省。造成這種狀况的原因中,除了政府的政策、人民的思考與判斷能力外,媒體的操作也應負重要責任。
中國媒體在釣魚島衝突的報道上,尤其是去年最緊張的時期,經常使用煽情的用語,甚至用在標題上,如〈日本再度挑釁〉,如此一來有效地帶動了人民反日情緒的高漲,這也反映在這次民調中超過五成中國民衆認為中日必有一戰。
在日本方面,日本電視對中國的反日遊行與破壞行為也曾不斷重複地播放,造成日本國民在對中國理解上的偏頗。不過,日本畢竟是一個民主國家,國民有機會選擇不同的媒體所提供的資訊與角度,有助於對事物的判斷,這反映在認為中日會有一戰的日本人僅佔四分之一。有趣的是,認為日本媒體客觀公正地報道了中日關係的日本人也僅佔四分之一,而八成五的中國人則認為中國媒體的報道客觀公正。
在兩岸三地,香港與台灣的媒體與市民都關心釣魚島與歷史問題,大陸也稱「釣魚島是台灣的附屬島嶼」,但港台的仇日情緒並不高,顯然這與媒體的開放與報道的自由有直接關係。
作者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john.lim.3154
作者是台灣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