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日本喪屍銀行 重新做人長青網文章

2013年07月2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07月29日 06:35
2013年07月29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日本歷時20年的通縮,令日資銀行成為投資日本國債(JGB)的中流砥柱,日資銀行亦從此變成了所謂的喪屍銀行(Zombie Banks)。因為無論日本央行如何量寬,通縮就是揮之不去,為免日債崩圍,日資銀行只能不斷「捱義氣」接貨,久而久之,日資銀行反而漸漸喪失了營商的進取心,寧願長期持有日債收取微薄利息度日,亦無心重操貸款故業。


日銀捱義氣持日債 失營商衝勁

這一切都是1980年代後期日本房地產泡沫爆破惹的禍,從此日資銀行需要靠央行提供的流動性過活,代價是對日債「多多捧場」,以支援日本政府不斷膨脹的財赤。


所謂的《安倍經濟學》,對日資銀行來講,無可否認是一次「重新做人」的好機會。首先,首相安倍晉三信誓旦旦,定下扭轉通縮為通脹的目標,並授意日本央行總裁黑田東彥猛印銀紙,日圓匯價果然一度應聲急跌,日本本土廠商僅因為匯率變動已大賺一筆,加上預期貶值有利於海外訂單增加,廠商亦紛紛重啟資本投資計劃,漸漸回復對融資貸款的需求。


日企四出收購 重啟融資需求

再者,日資企業擔心日圓匯價持續轉弱,會不斷削弱企業手頭資金的購買力,索性盡早尋求海外收購與合併的機會。日本軟庫集團(Softbank)磨刀霍霍,繼收購美國第三大流動電訊商Sprint Nextel之後,近日又傳出向媒體集團Vivendi提出,以85億美元的代價購入該集團娛樂旗艦——環球集團(Universal),可見日資企業胃口之大,亦可以預期日資企業的融資需求,肯定是日資銀行的一盤大生意。


日債可當抵押品 重建市場信心

安倍近日在訪問東南亞三國期間,日本央行突然宣布,與新加坡金融管理局達成協議,表面上是增加坡元貸款,鼓勵營商,實際上是協助解救持有大量日債的日資銀行。根據協議,新加坡的日資銀行,今後可以利用JGB作為抵押品,從新加坡金管局借入坡元,日本央行將為新加坡金管局在日本央行帳戶內的日債提供擔保。連同2011年日本跟泰國簽訂的類似協議,日本已經成功拉攏兩國協助重建日債的市場信心。


隨着日債逐漸變成海外便利融資的抵押品,日資銀行將更有條件從事海外貸款業務;加上日資企業剛好有意走出去,估計會衍生一定的貸款需求,日資銀行好應該把握今次機會,在貸款業務方面再度大展拳腳。日資銀行若要除掉喪屍銀行的污名,唯一的辦法是回歸到以實體經濟為貸款對象的生意模式。


王冠一

冠一資產管理首席策略師

www.wongsir.com.hk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