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本港幼童常受濕疹(異位性皮膚炎)困擾,有研究發現部分香港媽媽每日花超過6小時照顧孩子的濕疹問題。有家長更藥石亂投,讓女兒試用10多款潤膚產品,日搽30多次,亦有濕疹少年誤信坊間聲稱無類固醇的「補品」,最後卻吸收過量類固醇影響新陳代謝,造成「圓口圓面」。兒科教授提醒家長,應按醫生處方使用藥物,切忌亂試偏方。
中文大學兒科教授韓錦倫去年參與一項濕疹研究,以網上問卷形式訪問了來自12個地區、1028名子女有濕疹問題的母親,其中本港媽媽佔59人。結果發現各地媽媽平均每日用3.8小時照顧孩子的濕疹問題,而本港則用2.9小時,27%本港受訪者更要每天花超過6小時。另外,56%本港媽媽稱,過去一年花費超過500美元(即近4000港元)於子女求診之上,亦有七成人表示,因小孩濕疹問題感到睡眠極受影響。
三成港媽日花6小時照顧
韓錦倫稱,部分家長對濕疹認知不足,容易用錯藥,甚至用藥過量。他稱,近日有媽媽帶不足5歲的女兒來求診,強調女兒濕疹情况嚴重,但診斷證實其病情輕微;該母親更讓女兒試用10多款潤膚產品,每日大約搽30多次,幸女童無大礙。他提醒,家長若太過緊張,反令子女添壓力,病情適得其反,「(潤膚產品)搽得多,皮膚可能又痕多一點」。
潤膚膏塗過量更痕
他說,部分家長抗拒用類固醇藥,自行尋找偏方治濕疹,兩年前一名10多歲的濕疹少年,因長期服用大量「補品」及接受另類療法的針灸,最後吸收過量類固醇而影響新陳代謝,兩邊面頰腫脹至「圓口圓面」,全身亦有腫脹。
韓錦倫說,濕疹多數在5歲前發作,大部分人至15歲後會明顯改善,但若生活壓力愈大,引發濕疹的可能性則更高。他提醒家長,若子女所患屬大範圍濕疹,應依照醫生處方治療使用藥物;平日則可於洗澡後3分鐘內,搽上潤膚產品或藥膏紓緩。
中文大學兒科教授韓錦倫去年參與一項濕疹研究,以網上問卷形式訪問了來自12個地區、1028名子女有濕疹問題的母親,其中本港媽媽佔59人。結果發現各地媽媽平均每日用3.8小時照顧孩子的濕疹問題,而本港則用2.9小時,27%本港受訪者更要每天花超過6小時。另外,56%本港媽媽稱,過去一年花費超過500美元(即近4000港元)於子女求診之上,亦有七成人表示,因小孩濕疹問題感到睡眠極受影響。
三成港媽日花6小時照顧
韓錦倫稱,部分家長對濕疹認知不足,容易用錯藥,甚至用藥過量。他稱,近日有媽媽帶不足5歲的女兒來求診,強調女兒濕疹情况嚴重,但診斷證實其病情輕微;該母親更讓女兒試用10多款潤膚產品,每日大約搽30多次,幸女童無大礙。他提醒,家長若太過緊張,反令子女添壓力,病情適得其反,「(潤膚產品)搽得多,皮膚可能又痕多一點」。
潤膚膏塗過量更痕
他說,部分家長抗拒用類固醇藥,自行尋找偏方治濕疹,兩年前一名10多歲的濕疹少年,因長期服用大量「補品」及接受另類療法的針灸,最後吸收過量類固醇而影響新陳代謝,兩邊面頰腫脹至「圓口圓面」,全身亦有腫脹。
韓錦倫說,濕疹多數在5歲前發作,大部分人至15歲後會明顯改善,但若生活壓力愈大,引發濕疹的可能性則更高。他提醒家長,若子女所患屬大範圍濕疹,應依照醫生處方治療使用藥物;平日則可於洗澡後3分鐘內,搽上潤膚產品或藥膏紓緩。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