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情#
【明報專訊】電影盜版問題隨內地影市蓬勃而得到改善。
盜版DVD日漸式微,取而代之是網絡侵權,又因某些網絡愈做愈大,必須正視版權問題,因此願向片商付上版稅,付了錢後當然會因利益衝突而向其他侵權者採取行動。
電過去的「窗口」排列是先上戲院,其次是出版影碟,再到收費電視、免費電視,最後才輪到網絡。
網絡已侵吞了影碟生意,買碟的人少了,錄像版權費因此而被拖低。
收看收費電視相對也多了,這個「窗口」的收益已追上了錄像版權。
這些電影「窗口」的排列次序和收入的先後,有需要重新正視和再訂立一套有效的市場規則,否則會出現混亂。
其中一個需要關注的問題是影碟出版期的問題。
過去因面對嚴重盜版問題,一部電影在落畫後短至四星期後便會推出正版影碟。
如此快便有影碟上市,對中小型片的票房收入其實有很大影響,上畫第一個星期未及到戲院欣賞的,多等數星期便可看影碟了。
於是,這類電影的主要票房便集中在頭一周,本地受影響,賣埠也出問題。
如果外埠並非同期上畫的話,押遲一兩個月,便會受到影碟的攻擊,甚至未上映已有正版影碟殺到。受害的不是外埠發行,因為收入上的損失,將在賣埠價上反映出來,到頭來還是收入減少。「窗口」之間不時有衝突,有必要訂立一套合時的機制來解決。
既然錄像版權下降,為何還是急於出碟,殺雞取卵?
郭繾澂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