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近期本港醫療保單又添新丁,分別是宏利上月新推出的兩項危疾保障計劃,以及AXA安盛的癌症治療保障計劃。事實上,隨着醫學日益昌明,愈來愈多嚴重疾病都可治愈或至少能避免惡化,但這類疾病的治療費十分昂貴,加上患者可能因此失去工作能力,若無相關保障傍身,無疑會對患者家庭造成財務負擔。考慮到各危疾保單的保障範圍、保障額、保障期、供款方式等都有差異,閣下需要細心比較,才能以最經濟的方式獲得最適合自己的保障。
危疾保單與一般醫療保單不同,當受保人不幸患危疾,並非持治療單據索償醫藥費,而是根據保障額取得一筆過現金。正因如此,危疾計劃每張保單的保障額主要由投保人自行決定,保障額愈高,保費愈貴。宏利個人理財產品業務部副總裁兼部門主管施博宏(Paul A. Smith)指出,去年該公司危疾賠償平均金額約36萬元,客戶的平均保障額約40萬元。
保障額達年收入3倍最合適
讀者一定有疑問,究竟40萬元的保障是否足夠?據醫院管理局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的數據,肺癌標靶藥物藥費約20萬元,大腸癌兩年的治療費約70萬元,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40萬的保障存在缺口。對此,施博宏稱,除醫療費外,投保人若不希望患病期間太早重回工作或影響個人退休計劃,保障額需要更充裕。一般而言,至少需達到個人年收入的3倍。
宏利兩危疾保 覆蓋人壽保
宏利的兩項新危疾計劃在保障期、保費、保障範圍上皆有所不同,通過兩計劃的對比,讀者可在選購危疾保上更有心得。首先是保障期及保費方面,「樂享人生危疾保」提供至100歲的終身保障,且投保人可於固定年期內將全份保單供完,如此退休後就可安心享受權益。而宏利「自在生活危疾保」僅保障至75歲,其保障疾病範圍與上述計劃無二,優勢是保費較相宜。假設投保人為25歲非吸煙女性,她選擇繳付保費至65歲及保障額100萬元,其於「自在生活危疾保」計劃下年繳保費7700元,而投保「樂享人生危疾保」年繳保費16,140元,是前者兩倍。另方面,「樂享人生危疾保」含儲蓄成分,即投保人在保單期滿或退保時能取回扣除已賠償額及欠款的期滿利益或保證現金價值,這也是其保費較「自在生活危疾保」貴的原因之一。此外,兩項計劃皆覆蓋人壽保障,若投保人不幸於保障期內身故,其家人可獲賠償。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樂享人生危疾保」計劃在受保人年紀超過65歲時提供住院預支保障。也就是說,在累積索償額不超過保單整體保障額50%的限定下,即使並非患危疾,受保人住院費用最高八成可從該保單索償,這特別適合住院醫療保險有缺口的人士。
至於AXA安盛推出的本港首隻癌症治療保障計劃,該公司首席醫療及僱員福利業務總監李秉熙指出,過往公司危疾保單索償案例中四分之三與癌症有關,證明相關專項保障有需求。癌症治療保障計劃的保費遠較危疾計劃為低,當投保人危疾保單保額不足時,與其大幅增加保額,不如以更相宜的價格買份癌症治療保單。
AXA安盛推癌症保 較危疾保廉
李秉熙表示,完善個人醫療保障如砌積木,第一層為一般醫療保障(包括僱員團體醫保計劃),可索償普通疾病或非重大手術;第二層為危疾保障,構造大額現金賠付的安全網,既可用於支付昂貴醫療費,亦可緩解生活支出壓力;第三層為保費相宜卻保額充裕的專項醫療保障,例如AXA安盛的癌症治療保障。
李秉熙續稱,癌症治療保單與危疾保單獨立索償,投保人毋須擔心因前者實報實銷造成危疾保單賠付額減少或出現索償不便的情况。
明報記者 王小青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