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食安中心驗漿果 稱難驗甲肝病毒長青網文章

2015年04月1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4月17日 06:35
2015年04月17日 06:35
新聞類別
健康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近日流傳有市民聲稱食用藍莓後證實患上甲型肝炎,食物及衛生局長高永文昨稱,雖未有流行病學證據顯示發病與進食漿果類產品有關,但為安全起見,食物安全中心稍後會在市面隨機抽查漿果類產品,但承認難以驗出當中有否甲肝病毒。


衛生防護中心至今共接獲64宗甲肝個案,高於過去數年每年約40宗。據最近一期《傳染病直擊》,今年僅1名甲肝確診者屬外地傳入個案,6成人表示曾吃貝殼類食物,亦有6成人曾吃燒味,48%曾吃壽司,36%則曾吃沙律,而吃過不同種類漿果則有34%。


今年2月澳洲爆發甲肝,初步相信是雜莓在中國包裝時受污染,但暫驗不到雜莓有甲肝病毒。


籲吃前浸20分鐘再冲洗

本港食安中心發言人稱,過去3年測試了約1800個莓果及小粒水果,包括380個藍莓樣本,全部合格。高永文指技術上難以透過抽查驗出漿果類產品有否病毒,「即使未能驗出有關病毒(甲型肝炎),亦不等於食物中沒有其他致病體」。


醫管局傳染病中心醫務總監曾德賢認為漿果類產品由產地、包裝場等轉折到港,過程中病毒或已退化,故驗不到病毒不等於沒事,建議市民吃漿果等前先洗乾淨,「用水浸10至20分鐘,再冲洗,可洗走食物表面的殘餘物質,而一般老弱者或免疫系統差的人才會發病」。


City Super一批次法國芝士受污染

另外,食安中心昨指歐盟通報,City Super Limited 及The House of Fine Foods Limited由法國進口的生牛乳芝士Saint Nectaire Fermier受李斯特菌污染,批次61C23NW01,最佳食用日期為下月7日前,呼籲業界立即停用及停售。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