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已故畫家陳逸飛的《山地風》,於2011年中國嘉德拍賣會以8165萬人民幣拍出,曾創下中國油畫的拍賣紀錄。其胞弟陳逸鳴其實也是一位名畫家,雖然早年被評畫風很像其兄,但近年自成一派,創作寫實油畫《紅塵系列》,以及像霧迷離的複合媒材紙本畫《夢鄉系列》,皆備受好評;近日獲蘇富比藝術空間的邀請,今天起至4月29日擺下他首個香港展售會。
陳逸飛是世界知名的中國油畫大師,他的畫作《家鄉的回憶——雙橋》,在1985年由著名的漢馬畫廊(Hammer Galleries)主人、美國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長Armand Hammer訪華時購入,隨即轉送給鄧小平。這幅油畫至今依然是陳逸飛最著名的畫作之一,更大大促進了周莊等江南水鄉的旅遊業。
故鄉、黃土鄉人、婀娜多姿的仕女,都是陳逸飛的拿手寫實派油畫。較兄長小五歲的陳逸鳴,藝術路起點也十分相似,兩兄弟分別於1963及1972年入讀上海美術專科學校,同樣主攻油畫;1980及1981年先後到紐約留學。陳逸飛不久便獲漢馬畫廊賞識,除了成為他的經紀人,更為他舉行了六次紐約個人畫展。而陳逸鳴先是受Wally Findlay畫廊賞識,舉辦個人首次畫展,1990年也隨兄長步伐,獲漢馬畫廊邀請成為簽約畫家,曾與兄長一起開畫展。
首在香港辦展售會
陳逸鳴早年的畫風和筆觸,有着很重的陳逸飛影子,陳逸鳴表示﹕「我與哥哥在紐約一起住了20年,其間一直試着尋找更屬於自己的畫風,當時已試作《紅塵》、《夢鄉》等系列。只是美國的生活非常忙碌,除了不斷開畫展,也要為畫廊『趕貨』,很難有時間研新畫法;加上哥哥畫作大熱,我多被要求畫類似的作品,以致畫風與兄長相似。」
2002年,陳逸鳴搬回上海老家,生活悠閒了,有時間摸索新畫法,「終在2009年於上海美術館舉行個展,以及2011年於上海藝博會展出《紅塵》及《夢鄉》兩個全新畫風系列」。
有藝術評論家說,陳逸鳴的畫筆變得「鬆」了,不像陳逸飛的實在,所繪人物多了點思考空間,反而令畫意大增。畫的鄉境也變得糢糊,有種虛則實之的感覺,整個畫的內容豐富了。
畫像糢糊迷離 思考空間大增
陳逸鳴表示,他的人物畫不再只顧視覺享受和審美,多點即興及記錄生活,如《過眼煙雲》、《痴心只是難懂》、《魂縈舊夢》等,「請來上海話劇演員,把我想要的故事場景做出來,我拍下照片,然後下筆繪畫。畫中的男女似發生了一些事,但又似不懂對方,似試着溝通又似不能表達自己意思」。陳逸鳴相信每個觀賞者也會自己感覺,「故事背後究竟是什麼情况,這便是我希望探討的」。
◆紐約追夢 辭教鞭當打雜
1951年生於上海的陳逸鳴,早年入讀上海美術專科學校及上海戲劇學院,曾於上海輕工業專科學校美術系任教兩年,再到紐約留學及定居。他早期在雜貨店、鏡框店、古董店打工,所畫的《抱貓女子》(inches)曾獲荷李活著名導演Oliver Stone購下。
回上海居住後,陳逸鳴去年於上海的海上藝術館及國家會展中心,與多位畫家合辦「微畫展」(WePicture),每幅尺寸小如手機或平板屏幕,內容比較簡單,像掃描一樣,畫出眼所見情景,完成的速度也較快。
陳逸鳴較著名作品的拍賣往績,包括2013年中國嘉德,《等待》(124×81cm),成交價57.5萬人民幣;2013年北京保利,《仕女圖》(110×80cm),成交價97.75萬人民幣。他今次首度在港舉辦展售會,且部分畫作的尺寸更大,因此估計價格更高。
■Info
陳逸鳴之「紅塵.夢鄉」展售會
日期﹕即日至4月29日
地點﹕香港蘇富比藝術空間 (金鐘道88號太古廣場一座5樓)
查詢﹕2822 5566
作品﹕55幅
售價﹕每幅由4萬至500萬港元不等
文:簡一鋒
圖:陳淑安、蘇富比提供
編輯/譚詠欣
美術/SIUKI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