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24歲患柏金遜 「身體亂顫似跳舞」長青網文章

2013年04月1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04月12日 06:35
2013年04月12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柏金遜症看似是老人病,但現年33歲的傑仔24歲大學剛畢業,於工程公司工作不久即病發,左邊身體行動不便,身體顫動恍似跳舞。他從沒想過20多歲便患上柏金遜症,花了很長時間才能接受事實。患病嚴重影響他的工作、社交和生活,最後更要辭職。有調查更發現四分之一柏金遜早發患者出現抑鬱。


1/4早發患者現抑鬱

昨日為「世界柏金遜症日」,香港運動障礙學會呼籲社會關注柏金遜症早發患者,在生理、心理和情緒上的支援。傑仔昨在記者會上道出柏金遜症患者的苦况,他說左邊身體的手腳常感到僵硬,其後確診患上柏金遜症,「患病引致肢體活動不便,走在街上身體不斷顫動好似跳舞,腳步有時快有時慢」。


自覺負累家人

「與朋友出外跟不上其他人的步伐,出外用膳連拿起筷子也有困難,無法隱藏自己的行動不正常。」發病後,他的生活需要家人照顧,自覺是家人的負擔。在接受藥物和物理治療之後,病情得到紓緩,生活始回復正常。


該學會於2012年6至9月期間,以問卷形式訪問了100名柏金遜症患者,包括50名早發性柏金遜症患者,發現平均發病年齡為60歲,接近五分之一患者在50歲前發病,並非如外界所指只影響長者。


調查指出,超過四分之一早發患者同時患有抑鬱症,而愈早發病的患者生活質素愈差,精神壓力愈大,「容易焦慮及感到憤怒」。同時,14% 早發性柏金遜症患者曾離婚。早發性柏金遜症患者更明顯較害怕被社會標籤化,較常隱瞞病情。


倡生理心理支援並重

學會副主席張煜暉醫生表示,柏金遜症對年輕患者打擊很大,他們正值人生黃金期,本可掙錢養家,結婚養兒育女,患病卻影響他們的人生。


柏金遜症無法治癒,藥物治療只可紓緩病徵,但柏金遜患者除了活動能力受損,心理、情緒及社交生活也受影響。學會建議當局為早發的柏金遜症患者設立專科治療,以及舉辦教育活動,讓大眾更認識病症,減低社會對患者的負面標籤。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