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渠務署表示,用了24年消除了118個水浸黑點,目前全港仍有13個黑點(詳見表),當中約一半已完成防洪工程,若進展順利,可望於5至6年內,完全消除所有黑點。其中為了改善東九龍的排洪能力,政府擬動用52.4億元,擴闊及挖深整條全長2.6公里的啟德河,令該河道可抵抗200年一遇的暴雨,料2018年完工。
仍有13黑點 尖沙嘴施工難
渠務署長陳志超昨於年度簡布會表示,本港目前仍有13個水浸黑點,其中位於尖沙嘴的黑點由於車流較多,施工會有困難,會繼續研究加強防洪能力。
他說,該13個水浸黑點,可望在5至6年內完全消除,該署發言人補充,本港近年未有新增水浸黑點,有望達到零水浸黑點的目標。
陳志超表示,政府自1989年以來,共投資了355億元進行防洪工程,當中223億元已完成,餘下的132億元,包括多項大型工程正在規劃及施工,例如啟德河上游(16億元)、中游(逾10億元);深圳河第4期治理工程(10億元);以及跑馬地蓄洪池工程(10.7億元)等。
完工後每16秒排1泳池水
啟德河上游工程已於前年展開,除了擴闊及挖深現有河道,亦會沿着黃大仙警署至東泰里,建造一條長400米,位於彩虹道地底的箱形暗渠,等於令河道擴闊37%。
河水引入摩士公園 2018年完工
陳志超說,工程會加入環保元素,例如在渠道旁種植灌木及在河底鋪設大石(見圖)。完成工程後,啟德河每秒可排放150立方米雨水,只需16秒便可填滿一個標準泳池。
該署總工程師戴懷民說,初步構思將啟德河部分河水引入摩士公園,製作流水設施,但不鼓勵市民嬉水,因啟德河水來自沙田及大埔污水廠,加上非法排放的污水,大腸桿菌含量仍超標;加上啟德河主要功能是排洪,雨季隨時洪水暴發,認為不適合市民近距離接觸。
至於今年底動工的啟德河中游,由於河道本身較寬闊,毋須在地底闢設箱形暗渠,整體設計以環保及綠化為主,令其風格與上游連貫。至於下游工程則由土木工程拓展署負責,今年1月動工,預計2018年4月完工。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