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正當香港就發出新的免費電視台牌照蹉跎之際,鳳凰衛視(2008)亦有意殺入分一杯羹。該公司主席劉長樂直言,擬以旗下廣東話播放的香港台涉足香港免費電視市場,但是考慮到跨媒體經營問題,他們需要找法律團隊研究股權結構問題,及尋求符合免費電視資格的戰略股東。
現時鳳凰衛視除了經營衛星電視之外,亦透過同系在港經營鳳凰優悅數碼電台。劉長樂稱,他們亦有關注在香港發展免費電視台,並且擬以旗下廣東話頻道香港台參與經營。鳳視已經找律師研究如何處理跨媒體經營等問題,當中涉及解決股權結構問題,同時亦要研究尋求符合資格的戰略股東。劉長樂曾經投資亞洲電視,他說會進一步尋求法律認證,確定曾持有亞視會否影響涉足免費電視。
劉:早年若容許搞亞視 不會是這樣子
劉長樂否認,早年參股亞洲電視是為了日後參與免費電視台先行探路。他笑言,早年因為監管機構將他定位為內地人士令他不能在亞視「操盤」,並且直言:「如果容許(他搞亞視),亞視不會(今日)這樣子」。他強調,公司在香港經營,如本身也不關注香港市場,便對不住香港民眾。
過去兩年,鳳凰衛視一系在港的媒體市場加速滲透,他指出,這與數碼化有助媒體經營成本愈來愈低有關。當中鳳凰優悅的經營成本較小,基本上已錄得收入,長遠會向華語網上廣播的方向發展,並且有信心達到收支平衡。
雖然現時鳳視旗下歐洲台稍有虧損,香港台亦未錄得盈利,但劉長樂稱,香港台已有一定收入,成本更能夠由鳳視分攤,實際成本因此不算太高。
隨着鳳視旗下新媒體及戶外大屏幕業務增加,電視廣告收入佔整體業務比重已經控制在54%左右,劉長樂稱,這與同業電視廣播(0511)及中央電視台的廣告收入佔比在60%以下相若。
新聞集團減持 劉:助增股份流通量
日前新聞集團旗下星空集團以每股2.72元減持鳳視2.64億股,尚持股12.16%。劉長樂相信,這與新聞集團淡出非具控制權的媒體及重視現金流的戰略調整有關,非看淡鳳視。他不清楚哪些人接貨,但相信新聞集團減持有助增加股份流通量,令公眾持股量增至逾16%。礙於他在鳳視持股超過37%,若要出手全數接貨,或觸發全面收購,因此他並沒有參與購入新聞集團放售的股份。
明報記者 陳偉燊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