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七人欖球盛會 旅遊公益並存長青網文章

2013年03月2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03月20日 06:35
2013年03月20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每年3月尾4月頭,香港街道特別多外國人,酒店房間也特別爆滿。因為每年這個時候都是一年一度的香港國際盛事:香港七人欖球賽。今年的盛事就安排於今個星期五、六、日,一連三天在香港大球場舉行。


七人欖球賽,本來就是一種非常老外的運動,與一般地道香港人看起來拉不上什麼關係。但看深一層也不一定。這一年一度的盛事其實對香港經濟有着一定的效益。


根據市場研究公司Synovate的調查報告,在2011年,於香港大球場香港七人欖球賽的4萬個座位上,一共有21,391人是外來遊客。他們平均在香港逗留6天,在這段期間對香港直接經濟得益是2.82億港元,是一門不錯的旅遊業生意。如果把會場內的本地人在這段時間的消費一起算起來,經濟收益就更大。


港七人欖球享譽國際 未充分運用

另外,這個一年一度的盛會看來對參加的賓客確實有着一定的魔力。因為七成幾的觀眾是之前已經參加過這個盛會,現再次參加的。對外來遊客尤其吸引,因為超過八成人對這個活動的滿意程度都給予超過80分的分數。超過八成幾的遊客覺得這個賽事對香港整體有正面的體驗。超過九成的本地參與者更覺得賽事對香港的形象有正面的影響。最後,差不多所有賓客都說一定會介紹親戚朋友再來!


這個在香港已歷時30多年,而又有這麼好口碑的名牌活動,事實上應該再多加運用,讓它為香港社區發揮多一重影響力。我的一名朋友彼得先生在這方面不單止有着深深的體會,他還付諸行動。彼得雖然拿英國護照,但媽媽是中國人,自己也在香港聖若瑟念到14歲才到外國升學。他當自己是地道的100%香港人。彼得覺得香港七人欖球賽這樣成功,但經濟效益似乎都只是局限於對旅遊業的得益。這樣矚目的活動為什麼不多加利用,從而對香港草根階層和弱勢勢群有着更正面的得益?於是他在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內籌組了一個名為Mission Possible的慈善活動,目的是運用這個一年一度的香港盛事,去提高參與者對香港的認知,知道香港不是只有五星級美輪美奐的酒店和消遣場所,也有很多弱勢社群需要幫助。彼得以自己獨特的背景,運用一個以大部分外國人參與的活動,來提升參與者回饋香港本地社區的意識,絕對是一項新穎的想法,值得鼓勵。彼得的回饋目標清晰,積極進取,是我之前於去年的一篇「管錢須精明,捐贈要策略」內所說的「有型」慈善家之一。


(本文為作者彭順德的個人觀點,可能有異於摩根大通其他僱員)

摩根大通私人財富管理香港市場主管 彭順德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