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近期港股熱炒,不少投資者也有斬獲,尤其是港交所(0388)曾出現一日幾十元的升幅,高見300元。現時港交所每手入場費接近3萬元,若升20元可賺2000元,不過,投資者若將同額資金放在窩輪或牛熊證上,賺取回報會多幾倍;當然如果看錯市,損失也會多幾倍,甚至損失全部資金。若在升市時,看好後市,該選擇牛熊證還是窩輪呢?如果投資者看好而裂口大升時,發行人若未有完全對冲,相關損失部分也會轉嫁投資者,故相關窩輪未必會跟足,因此急升市時選擇牛熊證比窩輪好。
其實窩輪與牛熊證最大的分別是,窩輪的價格除了受股價升跌影響外,同時也受引伸波幅升跌影響。若然恒指和引伸波幅皆同時上升,買入的認購輪價格便會大幅上升,而認沽輪價格也會跌得較預期小,因為引伸波幅上升認沽輪也會受惠。相反,若然引伸波幅下跌,即使股價上升,認購輪的升幅會比預期小,而認沽輪則會跌得比預期多。
牛市輪商成本降 輪價跌
理論上,當大升市時適宜投資牛熊證多於窩輪,因為牛熊證受引伸波幅影響較微,可以說估得中股價升,買牛證便有賺,而賺多少大多可以計得到,升幅比較會跟足正股。最重要是大市升上高位,大多投資者會認為股價短期下跌機會微。所以願意買這些期權的人也會愈多,賣出期權或結構性票據的發行商也會因為市場需求大,訂的條款也會較「辣」,同時為發行窩輪做對冲也較容易,既然對冲較容易而且成本下降,發行商賣窩輪也不用賣得太貴,而引伸波幅便會向下調整,窩輪價格也會因而下跌。
所以市况已上升了一段時間,買入牛熊證較好,因升市中引伸波幅回落的機會較高,若希望把握市况繼續上升的機會而買入恒指認購輪,即使市况如預期般上升,但由於引伸波幅回落,便會影響認購輪的升幅。明白以上的簡單概念便會知道為什麼跌市炒窩輪,升市炒牛熊,因為從港股的歷史來看,引伸波幅的變化其實也有迹可尋。在跌市時,引伸波幅往往會上升,在升市時,引伸波幅卻會下跌。特別是市况跌得愈急,引伸波幅突然大幅回升的機會也愈高。
捕捉短線升幅 選較貼價牛證
若預計市况短期急升,即表示持有認股證時期一般不會太長,時間值消耗因素在這情况下相對較次要。因此可考慮以年期相對短(約3至4個月)的輕微價外或貼價認購證,務求以稍高的槓桿,捕捉正股短線爆炸力。
如要捕捉中、長期升浪,可考慮以年期較長(約5、6個月或以上)的價外認購證,以減少時間值的消耗,作中線持有認購證,來分享正股升浪。
當投資者預期市况向下,跌市的出現通常時間上會較短而快,故以認沽證捕捉跌勢時,持貨期通常不會太長。這時候較短期(約3至4個月)、輕微價外或貼價認沽證便可派上用場,以相對高的槓桿捕捉正股短期調整。
較價內輪可減引伸波幅影響
雖然窩輪無可避免受引伸波幅影響,不過也可以從揀輪方法上著手,將引伸波幅對窩輪的價格影響減低。首先,選擇行使價時投資者應盡量選擇一些較價內的窩輪,因為有內在值的關係,其價格受引伸波幅的影響相對較低。如果一定要選擇價外輪,在年期上則適宜選擇較長期一點的窩輪,其引伸波幅敏感度會相對較低。
如大市出現急挫且普遍窩輪的引伸波幅抽升,如果此時買Call輪部署反彈,而其後市况回順且引伸波幅回調,即使相關資產價格上升,Call輪價格亦有機會因引伸波幅回調關係而下跌,這樣縱使方向正確也可能會錄得虧損。較好的做法是,待引伸波幅漸趨穩定後,才再選擇投資窩輪。
當然,牛熊證有一個最令人卻步的原因是有強制收回價,即掛鈎股價或指數到達強制收回價便沒有情講,因為該牛熊證不可以再持有,要即時計數。好像上周三、四恒指連續大升,直指28,000點水平,不少熊證被「打靶」,淡友手上的熊證便成了「廢紙」,如果是這樣的話,若想中線持有,不想受太多短期波動影響,選擇投資窩輪是較適合。
明報記者
[龍彩霞 理財專題]
其實窩輪與牛熊證最大的分別是,窩輪的價格除了受股價升跌影響外,同時也受引伸波幅升跌影響。若然恒指和引伸波幅皆同時上升,買入的認購輪價格便會大幅上升,而認沽輪價格也會跌得較預期小,因為引伸波幅上升認沽輪也會受惠。相反,若然引伸波幅下跌,即使股價上升,認購輪的升幅會比預期小,而認沽輪則會跌得比預期多。
牛市輪商成本降 輪價跌
理論上,當大升市時適宜投資牛熊證多於窩輪,因為牛熊證受引伸波幅影響較微,可以說估得中股價升,買牛證便有賺,而賺多少大多可以計得到,升幅比較會跟足正股。最重要是大市升上高位,大多投資者會認為股價短期下跌機會微。所以願意買這些期權的人也會愈多,賣出期權或結構性票據的發行商也會因為市場需求大,訂的條款也會較「辣」,同時為發行窩輪做對冲也較容易,既然對冲較容易而且成本下降,發行商賣窩輪也不用賣得太貴,而引伸波幅便會向下調整,窩輪價格也會因而下跌。
所以市况已上升了一段時間,買入牛熊證較好,因升市中引伸波幅回落的機會較高,若希望把握市况繼續上升的機會而買入恒指認購輪,即使市况如預期般上升,但由於引伸波幅回落,便會影響認購輪的升幅。明白以上的簡單概念便會知道為什麼跌市炒窩輪,升市炒牛熊,因為從港股的歷史來看,引伸波幅的變化其實也有迹可尋。在跌市時,引伸波幅往往會上升,在升市時,引伸波幅卻會下跌。特別是市况跌得愈急,引伸波幅突然大幅回升的機會也愈高。
捕捉短線升幅 選較貼價牛證
若預計市况短期急升,即表示持有認股證時期一般不會太長,時間值消耗因素在這情况下相對較次要。因此可考慮以年期相對短(約3至4個月)的輕微價外或貼價認購證,務求以稍高的槓桿,捕捉正股短線爆炸力。
如要捕捉中、長期升浪,可考慮以年期較長(約5、6個月或以上)的價外認購證,以減少時間值的消耗,作中線持有認購證,來分享正股升浪。
當投資者預期市况向下,跌市的出現通常時間上會較短而快,故以認沽證捕捉跌勢時,持貨期通常不會太長。這時候較短期(約3至4個月)、輕微價外或貼價認沽證便可派上用場,以相對高的槓桿捕捉正股短期調整。
較價內輪可減引伸波幅影響
雖然窩輪無可避免受引伸波幅影響,不過也可以從揀輪方法上著手,將引伸波幅對窩輪的價格影響減低。首先,選擇行使價時投資者應盡量選擇一些較價內的窩輪,因為有內在值的關係,其價格受引伸波幅的影響相對較低。如果一定要選擇價外輪,在年期上則適宜選擇較長期一點的窩輪,其引伸波幅敏感度會相對較低。
如大市出現急挫且普遍窩輪的引伸波幅抽升,如果此時買Call輪部署反彈,而其後市况回順且引伸波幅回調,即使相關資產價格上升,Call輪價格亦有機會因引伸波幅回調關係而下跌,這樣縱使方向正確也可能會錄得虧損。較好的做法是,待引伸波幅漸趨穩定後,才再選擇投資窩輪。
當然,牛熊證有一個最令人卻步的原因是有強制收回價,即掛鈎股價或指數到達強制收回價便沒有情講,因為該牛熊證不可以再持有,要即時計數。好像上周三、四恒指連續大升,直指28,000點水平,不少熊證被「打靶」,淡友手上的熊證便成了「廢紙」,如果是這樣的話,若想中線持有,不想受太多短期波動影響,選擇投資窩輪是較適合。
明報記者
[龍彩霞 理財專題]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