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樹仁大學以電話訪問1500名18歲以上市民,七成受訪者覺得香港人現在生活痛苦,其中以55至64歲組別及失業人士的「痛苦指數」最高。該調查列出「六大民生問題」,三成半人同意住屋為痛苦之最,其次亦有近三成人認為最受物價之苦。負責調查機構指出,如今從政者側重於推經濟增就業,忽略抗通脹政策,是不理解民間疾苦。
55至64歲痛苦指數高
樹仁大學經濟與民生研究計劃今年2月以隨機抽樣電話訪問1500人,研究以4為滿分,1為「肯定不痛苦」、4為「非常痛苦」,結果發現七成人認為港人生活痛苦(分別有54.6%及16.2%受訪者稱生活頗痛苦及非常痛苦)。
以職業劃分,失業者痛苦指數最高,有3.12;商業人士及技術工人列第二位,指數2.98;教育界人士痛苦指數最低(2.67)。按年齡階層分析,55至64歲組別受訪者痛苦指數達2.9,高於其他年齡組別。
基層認為物價更痛
在眾多民生問題中,最多人同意住屋問題令人活得最痛苦(36.4%),其次是物價(見圖)。若按家庭收入計,家庭月入少於5000元受訪者中,34%人認為物價問題最痛苦,30%認為住屋最痛苦,反之,53%家庭月入5萬元以上的受訪者認為住屋問題最痛苦。
受訪者家庭月入愈高,認為物價問題最令市民痛苦的比率呈下降趨勢,相信與高收入家庭較能承受通脹壓力有關。
調查又發現,除了18至24歲及65歲或以上兩個組別外,其他年齡組別均認為工作時數過長為工作困難主因。不過,在18至24歲市民中,覺得薪金不理想為工作困難主因的有35.2%,高於工時過長的28%。
55至64歲痛苦指數高
樹仁大學經濟與民生研究計劃今年2月以隨機抽樣電話訪問1500人,研究以4為滿分,1為「肯定不痛苦」、4為「非常痛苦」,結果發現七成人認為港人生活痛苦(分別有54.6%及16.2%受訪者稱生活頗痛苦及非常痛苦)。
以職業劃分,失業者痛苦指數最高,有3.12;商業人士及技術工人列第二位,指數2.98;教育界人士痛苦指數最低(2.67)。按年齡階層分析,55至64歲組別受訪者痛苦指數達2.9,高於其他年齡組別。
基層認為物價更痛
在眾多民生問題中,最多人同意住屋問題令人活得最痛苦(36.4%),其次是物價(見圖)。若按家庭收入計,家庭月入少於5000元受訪者中,34%人認為物價問題最痛苦,30%認為住屋最痛苦,反之,53%家庭月入5萬元以上的受訪者認為住屋問題最痛苦。
受訪者家庭月入愈高,認為物價問題最令市民痛苦的比率呈下降趨勢,相信與高收入家庭較能承受通脹壓力有關。
調查又發現,除了18至24歲及65歲或以上兩個組別外,其他年齡組別均認為工作時數過長為工作困難主因。不過,在18至24歲市民中,覺得薪金不理想為工作困難主因的有35.2%,高於工時過長的28%。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