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不受「海砂樓」影響 西泥博反彈長青網文章

2013年03月1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03月19日 06:35
2013年03月19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海砂樓事件」震散水泥板塊,市場現時最憂慮的是,事件會由地方層面演變至全國層面。筆者認為,上述情况出現的可能性的確存在,不過,其衝擊會有多大?對整個行業會構成同等衝擊嗎?還是會產生成王敗寇的局面?這些都是需要開始思考以及評估的問題。再者,投資者其實也不應該「一竹篙打一船人」,業務集中於內陸、理論上無法利用海砂製造混凝土的水泥股份,其股價很有可能會先於同業反彈。


西泥處內陸 難用海砂

先來談談那些業務集中於內陸的水泥股份,它們不止一隻,不過,筆者較看好西部水泥(2233)。集團業務主要集中於陝西省,近年才開始進軍新疆,上述兩者皆位於內陸,理論上無法利用海砂製造混凝土。


值得留意的是,西部水泥股價昨日跌至1.2元水平,即是去年8月的低位橫行區之後已見支持,收市成功收復失地,錄得輕微升幅。筆者認為,這是一個見底反彈的好兆頭,自然是整個水泥板塊「博反彈」的首選。


由於屬於「博反彈」的短線操作,故筆者的目標價也不會定得太過進取。集團現時的2013預測市帳率為0.86倍,「博」回升至約1倍的水平,目標價定於1.45元,存在約一成半的獲利空間。


淡水處理海砂 難度不大

再來談談「海砂樓事件」對整個水泥板塊的影響。毋疑,今次事件由地方性抽查發展成全國性抽查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不過,筆者對水泥行業會否出現大規模停產抱懷疑態度。值得留意的是,內地使用海砂其實是合法的,只要經過適當的淡水冲淡處理,令到海砂中的氯離子含量不高於0.06%,就可以應用於製造鋼筋混凝土上。


當然,這樣的標準是否可以百分百保證樓宇建成後不會出問題?那是後話。不過,在這裏至少可以肯定一點,由於不是一用海砂就出事,水泥行業出現大規模停產的機會其實偏低。事實上,位於「海砂樓事件」震央的深圳,其市政府近日抽查全市的水泥生產線,合格率便高達90.3%。


這樣的合格率是否合理?筆者在此不置可否,不過,就想指出一點,水泥企業所生產的海砂合不合格,技術只是一個小問題,最重要的,是相關企業是否願意嚴格跟隨官方所定下的標準。換言之,只要官方從嚴,企業從緊,要糾正問題,難度應該不大,而所花費的時間亦應該不多。


再者,投資者必須了解,這次事件,會對整個行業構成同等衝擊嗎?還是對不同企業有不同程度的影響?筆者偏向後者。一來,固投暫時仍然是中國主要的經濟命脈。二來,水泥不是奶粉,並不存在太大的進口替代空間。綜合以上兩點,水泥板塊不太可能出現「一顆老鼠屎,壞了整窩粥」的情况。


水泥難進口 利龍頭海螺

在這樣的情况下,水泥板塊龍頭安徽海螺(0914)是處於較為有利的位置,今次事件反而給予集團一個搶奪市佔率的機會。值得留意的是,集團擁有規模以及技術優勢,毛利率高於行業平均,即使內地收緊對海砂的應用,導致水泥行業的營運成本上升,集團所受到的衝擊亦會較同業為輕。


崔競文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