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最低工資實施後,殘疾僱員可自願參加「生產能力評估」,僱主按結果發工資,措施實施約兩年,獲28元最低工資時薪的殘疾僱員,由以往不足五成增至79%,但社聯調查發現,逾四成受訪殘疾僱員不知道有該機制,另仍有一成人低於時薪20元。有立法會議員批評,每名殘疾人士僅由1名評估員作評估「太主觀」,建議當局增加評估員人數。
五成評估後獲加薪
勞工處表示,將於5月後檢討機制,評估運作數據及與相關組織密切聯繫。
社聯及復康聯會於去年7月至今年1月,以問卷及小組訪談形式訪問702名殘疾僱員、59名僱主及157名評估員,了解「生產能力評估」機制的使用情况。調查發現,僅57%受訪僱員知道該機制,當中23%曾啟動該機制,一半啟動者為智障人士。
一成時薪20元或以下
薪酬方面,曾啟動機制的72名受訪者中,56%薪酬獲調升,33%薪酬不變,亦有11%被減薪。當中時薪28元或以上者,由實施前的44%增至79%,惟仍有21%僱員時薪28元或以下,一成人時薪20元或以下。
社聯總主任宣國棟建議政府向評估後仍未能獲取最低工資的殘疾人士,提供差額補貼。立法會議員張國柱批評,每名殘疾人士僅由1名評估員評估屬太主觀,建議當局為每人多增1名評估員,並列出清晰評估指引,保障殘疾僱員權益。
議員批靠1人評估太主觀
從事清潔工作的精神病康復者劉菲說,從利民會的社工口中得悉有此機制後,因覺殘疾人士於職場被歧視,機制可對她的工作能力作出肯定,便決定啟用。她指最低工資實施前,時薪僅10多元,最低工資實施後她便啟動機制,最後獲加薪。
五成評估後獲加薪
勞工處表示,將於5月後檢討機制,評估運作數據及與相關組織密切聯繫。
社聯及復康聯會於去年7月至今年1月,以問卷及小組訪談形式訪問702名殘疾僱員、59名僱主及157名評估員,了解「生產能力評估」機制的使用情况。調查發現,僅57%受訪僱員知道該機制,當中23%曾啟動該機制,一半啟動者為智障人士。
一成時薪20元或以下
薪酬方面,曾啟動機制的72名受訪者中,56%薪酬獲調升,33%薪酬不變,亦有11%被減薪。當中時薪28元或以上者,由實施前的44%增至79%,惟仍有21%僱員時薪28元或以下,一成人時薪20元或以下。
社聯總主任宣國棟建議政府向評估後仍未能獲取最低工資的殘疾人士,提供差額補貼。立法會議員張國柱批評,每名殘疾人士僅由1名評估員評估屬太主觀,建議當局為每人多增1名評估員,並列出清晰評估指引,保障殘疾僱員權益。
議員批靠1人評估太主觀
從事清潔工作的精神病康復者劉菲說,從利民會的社工口中得悉有此機制後,因覺殘疾人士於職場被歧視,機制可對她的工作能力作出肯定,便決定啟用。她指最低工資實施前,時薪僅10多元,最低工資實施後她便啟動機制,最後獲加薪。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