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歐盟正就援助塞浦路斯方案進行談判,上周末提出向當地銀行存戶徵稅以拯救當地銀行業,市場憂慮塞國銀行會擠提,問題並擴散至歐豬其他國家。恒指昨早低開337點後,跌幅繼續擴大,一度插穿22,000點。雖然收市時跌幅收窄至449點,恒指報22,083點,但塞國在外界一片反對聲中修訂方案,減少對10萬歐元以下的小存戶的衝擊,新方案將在當地時間今天於國會表決,不明朗因素短線仍持續。有基金經理指塞浦路斯問題料不致擴散,市場擔心中港兩地打遏樓市,才是導致跌市的真正原因。
塞國急修訂方案減衝擊 今國會表決
歐美市場在港股收市後持續受壓,歐洲銀行股受到重創,美國道指初段跌47點。在本報截稿時,包括意大利Unicredit及西班牙BBVA股價下跌4%。金價抽高1%。資金轉尋求美債市場作避險的情况明顯。截至昨晚10時半,匯豐控股(0005)在倫敦反彈0.3元,報84.4元。按港股ADR在紐約的表現,恒指反彈71點,重返22,155點以上。
交銀香港首席經濟及策略師羅家聰認為,塞浦路斯債務問題為市場提供沽貨藉口,致市場出現調整。現階段歐元轉弱反映有資金流走後,市場正觀望資金流向,以及會否進一步出現系統性資金流走。
港股昨日在技術上出現消耗式的裂口下跌,一舉插穿去年6月以來升幅的23.6%(即22,555點)(見圖)。若繼續向下調整,下一個黃金比率水平升幅的38.2(即21,695點)。大市成交額782.26億元,投資者質低重磅股匯控及友邦(1099),匯控跌2.26%,低見84.15元;友邦更跌3.33%,收33.35元。兩股合共扯跌大市122點。重磅中資銀行股工行(1398)及建行(0939)均跌逾2%。
輝立:短期難大反彈
華潤電力(0836)及電能(0006)等公用股逆市做好,分別上升3.71%及0.49%。輝立資本基金經理兼策略師陳煜強認為,港股短期難以出現大型反彈。
有香港「基金教父」之稱的交銀施羅德基金管理副董事長雷賢達表示,今年不是投資好年,因為港股估值過高,早前熱錢流入香港,主要看準香港地產及內地經濟增長,但現時香港樓市過熱及對中國增長不樂觀。他說去年底環球基金經理只將10%資金放在香港,遠較以往為少。他認為恒指暫時會在21,000點至24,000點上落,但不排除下試更低位。
基金經理:地產內銀股受壓 因中港控樓市
Calibre Asset Management投資部主管陳俊文認為,塞浦路斯只屬個別事件,未必擴散至其他歐元區,故並不擔心對股市有太大衝擊。他指出,現時中港地產股及內銀股,受制於內地及香港打遏樓市,故令恒指下跌較多。「市場氣氛差,故少許壞消息亦被放大。雖然港股未至於見頂,但相信要下半年才會重上今年的高位,要視乎內地A股能否創新高,去推動港股向上。」
明報記者 岑梽豪、陳偉燊
塞國急修訂方案減衝擊 今國會表決
歐美市場在港股收市後持續受壓,歐洲銀行股受到重創,美國道指初段跌47點。在本報截稿時,包括意大利Unicredit及西班牙BBVA股價下跌4%。金價抽高1%。資金轉尋求美債市場作避險的情况明顯。截至昨晚10時半,匯豐控股(0005)在倫敦反彈0.3元,報84.4元。按港股ADR在紐約的表現,恒指反彈71點,重返22,155點以上。
交銀香港首席經濟及策略師羅家聰認為,塞浦路斯債務問題為市場提供沽貨藉口,致市場出現調整。現階段歐元轉弱反映有資金流走後,市場正觀望資金流向,以及會否進一步出現系統性資金流走。
港股昨日在技術上出現消耗式的裂口下跌,一舉插穿去年6月以來升幅的23.6%(即22,555點)(見圖)。若繼續向下調整,下一個黃金比率水平升幅的38.2(即21,695點)。大市成交額782.26億元,投資者質低重磅股匯控及友邦(1099),匯控跌2.26%,低見84.15元;友邦更跌3.33%,收33.35元。兩股合共扯跌大市122點。重磅中資銀行股工行(1398)及建行(0939)均跌逾2%。
輝立:短期難大反彈
華潤電力(0836)及電能(0006)等公用股逆市做好,分別上升3.71%及0.49%。輝立資本基金經理兼策略師陳煜強認為,港股短期難以出現大型反彈。
有香港「基金教父」之稱的交銀施羅德基金管理副董事長雷賢達表示,今年不是投資好年,因為港股估值過高,早前熱錢流入香港,主要看準香港地產及內地經濟增長,但現時香港樓市過熱及對中國增長不樂觀。他說去年底環球基金經理只將10%資金放在香港,遠較以往為少。他認為恒指暫時會在21,000點至24,000點上落,但不排除下試更低位。
基金經理:地產內銀股受壓 因中港控樓市
Calibre Asset Management投資部主管陳俊文認為,塞浦路斯只屬個別事件,未必擴散至其他歐元區,故並不擔心對股市有太大衝擊。他指出,現時中港地產股及內銀股,受制於內地及香港打遏樓市,故令恒指下跌較多。「市場氣氛差,故少許壞消息亦被放大。雖然港股未至於見頂,但相信要下半年才會重上今年的高位,要視乎內地A股能否創新高,去推動港股向上。」
明報記者 岑梽豪、陳偉燊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