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健康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英國牛津大學研製出一款新儀器,能模擬肝臟在人體內運作的環境,令肝臟可在體外存活24小時,比以往最長可存活14小時多,預計數年內可在發達國家廣泛使用,為肝臟移植手術爭取更多時間,令可供移植器官數量倍增。目前已經有兩名肝病患者移植了以新儀器處理的肝臟,康復情况良好。
科學家經過近20年研究,發展出這款新儀器,將肝臟保持於接近人體體溫的環境,為其灌注含氧紅血球,並提供各種營養元素。在接通這儀器30秒後,捐獻者的肝臟就開始恢復正常血色,分泌膽汁等功能亦恢復正常。
令移植肝臟倍增
醫學界以往僅以冰塊為等待移植的肝臟降溫,減慢其新陳代謝,但過程中可能損害肝臟,保存14小時以上就有變壞風險。
兩試用病人狀况良好
目前歐美每年約有3萬名病人等待肝移植,約四分一病人未能等到合適肝臟死亡,同時每年約2000個肝臟在等待移植過程中損壞。
綜合報道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