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匯豐及渣打昨日雙雙宣布上調新做住宅按揭貸款利率0.25厘,單單獨立看這件事,這對本地樓市的心理影響較大,實際效果就應該不明顯。不過,現在同時碰巧美國失業率快速回落,加深市場對美國聯儲局提早加息的憂慮,兩者相輔相成下,筆者對本港樓市的看法就不是那麼樂觀。
事實上,匯豐及渣打加按息早有風聲,而且亦是金管局早前上調新做住宅按揭的風險加權資產比率下限至15%,並且要求之前使用「內評法」的銀行跟隨新下限的後果。「內評法」是指銀行根據過往的信貸紀錄,自行設立風險評估的模型,來決定各自住宅按揭資產的風險加權資產比率。
鑑於本地銀行業過往的信貸紀錄一般十分強勁,因此,這些使用「內評法」的銀行,它們的住宅按揭資產的風險加權資產比率普遍低於10%,部分甚至低至5%。跟隨新下限的後果,就是令他們的資金成本上漲,為加按息埋下伏線。
金管局收緊按揭只屬一次性
因此,筆者預期,除了匯豐,其他銀行的加按息行動一定陸續有來。不過,這並不代表本地銀行已經踏入加息周期。如上所述,以上一切都是金管局早前收緊按揭政策的後果。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於2012年發表的報告顯示,亞洲區內住宅按揭的風險加權資產比率平均值為15%。既然已經與亞洲同業看齊,金管局應該不會再將新做住宅按揭的風險加權資產比率下限上調,而將規定延伸至現有住宅按揭資產的機會亦不高,換言之,事件只屬一次性。
DSD對豪宅殺傷力更大
不過,現在同時碰巧美國就業市場的復蘇步伐加快,2月份的失業率便由1月份的7.9%進一步回落至7.7%。當市場都認為,已經看到前方聯儲局提早加息的背影,再配合其他銀行紛紛加按息,對於這一次性事件的反應便可能較大。
再者,當市場慢慢意識到事件只屬一次過後,「雙倍印花稅」(DSD)對豪宅市場的殺傷力亦可能會慢慢浮現。粉嶺「逸峰」銷情強勁,或許給投資者一種錯覺,就是DSD「無料到」,不過,值得留意的是,粉嶺「逸峰」主打細價盤,而DSD是跟隨樓價由1.5%拾級而上至8.5%,故DSD的殺傷力其實並未完全體現。
畢竟未來幾個月有多個大價豪宅項目推出,例如新世界(0017)與會德豐(0020)合作發展的柯士甸站豪宅項目,以及新地(0016)的元朗「爾巒」等等,面對大量大價豪宅盤出台(再非零星大價豪宅盤的成交),市場有否足夠承接力呢?這才是真正測試辣招威力的時刻。
關於柯士甸站的豪宅項目,基於它優越的地理位置,筆者倒不太擔心。不過,元朗「爾巒」的銷情就值得密切留意。新地早前下調今個財政年度的銷售目標,預料便與此有關。若然豪宅市場步入寒冬,某程度上會為細價盤的升幅設限,屆時,樓市的升勢就有可能逆轉,投資者務必要留意這一點。
崔競文
事實上,匯豐及渣打加按息早有風聲,而且亦是金管局早前上調新做住宅按揭的風險加權資產比率下限至15%,並且要求之前使用「內評法」的銀行跟隨新下限的後果。「內評法」是指銀行根據過往的信貸紀錄,自行設立風險評估的模型,來決定各自住宅按揭資產的風險加權資產比率。
鑑於本地銀行業過往的信貸紀錄一般十分強勁,因此,這些使用「內評法」的銀行,它們的住宅按揭資產的風險加權資產比率普遍低於10%,部分甚至低至5%。跟隨新下限的後果,就是令他們的資金成本上漲,為加按息埋下伏線。
金管局收緊按揭只屬一次性
因此,筆者預期,除了匯豐,其他銀行的加按息行動一定陸續有來。不過,這並不代表本地銀行已經踏入加息周期。如上所述,以上一切都是金管局早前收緊按揭政策的後果。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於2012年發表的報告顯示,亞洲區內住宅按揭的風險加權資產比率平均值為15%。既然已經與亞洲同業看齊,金管局應該不會再將新做住宅按揭的風險加權資產比率下限上調,而將規定延伸至現有住宅按揭資產的機會亦不高,換言之,事件只屬一次性。
DSD對豪宅殺傷力更大
不過,現在同時碰巧美國就業市場的復蘇步伐加快,2月份的失業率便由1月份的7.9%進一步回落至7.7%。當市場都認為,已經看到前方聯儲局提早加息的背影,再配合其他銀行紛紛加按息,對於這一次性事件的反應便可能較大。
再者,當市場慢慢意識到事件只屬一次過後,「雙倍印花稅」(DSD)對豪宅市場的殺傷力亦可能會慢慢浮現。粉嶺「逸峰」銷情強勁,或許給投資者一種錯覺,就是DSD「無料到」,不過,值得留意的是,粉嶺「逸峰」主打細價盤,而DSD是跟隨樓價由1.5%拾級而上至8.5%,故DSD的殺傷力其實並未完全體現。
畢竟未來幾個月有多個大價豪宅項目推出,例如新世界(0017)與會德豐(0020)合作發展的柯士甸站豪宅項目,以及新地(0016)的元朗「爾巒」等等,面對大量大價豪宅盤出台(再非零星大價豪宅盤的成交),市場有否足夠承接力呢?這才是真正測試辣招威力的時刻。
關於柯士甸站的豪宅項目,基於它優越的地理位置,筆者倒不太擔心。不過,元朗「爾巒」的銷情就值得密切留意。新地早前下調今個財政年度的銷售目標,預料便與此有關。若然豪宅市場步入寒冬,某程度上會為細價盤的升幅設限,屆時,樓市的升勢就有可能逆轉,投資者務必要留意這一點。
崔競文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