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近期發生的一些事故,事態性質和死因庭披露的情况,顯示涉及包括海事處、屋宇署、機電署與統計處等多個專業部門,充斥着馬虎文化,人員工作態度苟且。專業部門提供的服務,不少關乎市民的生命財產安危,當局必須亡羊補牢,申訴專員與審計署也應該發揮監察職能,確保有關部門痛改前非。
南丫海難揭海事處驗船馬虎
馬頭圍塌樓揭屋宇署驗樓苟且
南丫島海難導致39人死亡,近日在事故聆訊披露的一些事實,反映海事處人員的工作品質和態度有問題,而且性質嚴重。另外,檢視南丫島海難與其他部門一些事故,其間貫串了一個共通點,就是部門充斥着馬虎文化,不單前線工作人員,部門首長亦如是。
南丫海難,被撞沉沒的「南丫四號」從建造開始就有問題,包括未依圖則漏建水密門、評估船舶抗沉能力的數據出錯等,這兩項情况,使「南丫四號」撞船後加速下沉,釀成大批乘客死亡。另外,研訊得悉最少有13名海事人員曾經參與驗船,他們都未發現水密門和抗沉數據的錯誤。就這兩項,以海事處人員應該具備的專業知識,他們不可能一無所知,這種「集體錯誤」,唯一可能就是海事處人員驗船馬虎苟且,工作不認真。在聆訊時,海事處人員就驗船相互「卸責」,觸發委員會主席倫明高直斥他們「何時停止推搪」。海事處人員只求自保,不肯面對責任,只會進一步挫損他們的公信力。
3年前發生的馬頭圍道塌樓事故,導致4人死亡,只有裝修承建商朱偉榮被檢,罪名成立被判罰款。但是,事故在死因庭聆訊時,披露屋宇署兩名測量師在塌樓前曾經到場視察,他們都未恰當處理,朱偉榮因此一直指訴訟不公平。屋宇署測量師是專業人員,而業主和裝修承建商都警覺到樓宇有危險,先後通知屋宇署派員到場視察,但是測量師都不以為意,若說他們專業知識不足,應該無可能,塌樓奪命,死因庭批評兩人專業失當;不過,從事態經過和細節看來,官方測量師僅憑目測,連出現一隻手掌般大裂縫的舊樓,仍然認為無即時危險,除了工作馬虎,很難找到其他解釋。
近期,北角英皇道昌明洋樓升降機急墜事故,多人受傷,機電署調查發現升降機4條電纜全部斷裂,限速器失效,而電纜鏽蝕嚴重,顯示事故肇因並非一朝一夕。負責維修的工程公司固然要負主要責任,但是電纜鏽蝕了一段較長時間,機電署並未發現,而涉事維修工程公司在評級制度中,長期得分偏低,仍然繼續承接維修工程,情况一是反映評級制度形同虛設,另外,或許反映機電署人員工作馬虎,未能及時發現維修有問題。
至於統計處前線人員為應付內部衡工量值要求,涉嫌造假,使政府賴以制訂政策的參考數據,未能反映社會真實情况。前線人員的做法已有一段時間,有人曾向部門高層反映,但未獲重視和處理。統計處工作表面上與人命傷亡無關,但是政府若根據不確實數據制訂了錯誤政策,則影響之深遠和嚴重,社會整體都會受到損害。統計處的管治出了問題,與機構處事馬虎、因循苟且絕對有關。
全面檢討馬虎文化根源
獎優罰劣糾正偏失
多個專業部門都出現馬虎文化,原因值得政府深究,其中與部門首長基本上由內部晉升,管理層之間形成利益共同體有關。梯隊層層相連,有什麼問題,大家都有份,容易形成官官相護的土壤。另外,公務員以按指引、按程序辦事為護身符,出了什麼事故,責不在他們,只是指引、程序有問題而已。這樣的心態和運作,容易導致處事馬虎,只有在發生事故、導致人命傷亡之後,才會聽到檢討指引、改善程序的說法,平時則因循苟且下去。
專業部門穩定很重要,同樣重要的是他們要提供優質服務,使市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得到保障。天災導致人命傷亡,市民會分辨,而因為公務員馬虎苟且危害市民性命,社會也自有判斷。南丫海難、馬頭圍塌樓、北角升降機急墜、統計處調查數據涉造假,並非天災,而是專業部門處事馬虎、因循苟且的結果。昨日《明報》報道元朗山背村一處魚塘被非法填平,規劃署本已勒令修復魚塘,但是地政總署卻批准村民在非法填平的魚塘興建丁屋。規劃署、地政總署同屬發展局,各有各做,竟然出現在非法的土地上建丁屋的局面,實在荒謬至極,除了官員馬虎苟且,看不到還有其他原因。
從上述事例,說明專業部門的馬虎苟且並非「個別事件」,而是普遍現象,政府除了責成政策局局長督促部門首長認真處事,加強領導之外,應該成立一個小組,由政務司長領導,全面檢討部門的工作,對症下藥,掃除馬虎文化。另外,政府應研究引入獎懲制度,例如加薪不再一刀切,而是按工作表現調整,只有增加積極進取、負責任的誘因,只有獎優罰劣,才會起到壓縮馬虎苟且、遇事卸責的空間,使市民得到優質的服務。
歡迎回應 editorial@mingpao.com
南丫海難揭海事處驗船馬虎
馬頭圍塌樓揭屋宇署驗樓苟且
南丫島海難導致39人死亡,近日在事故聆訊披露的一些事實,反映海事處人員的工作品質和態度有問題,而且性質嚴重。另外,檢視南丫島海難與其他部門一些事故,其間貫串了一個共通點,就是部門充斥着馬虎文化,不單前線工作人員,部門首長亦如是。
南丫海難,被撞沉沒的「南丫四號」從建造開始就有問題,包括未依圖則漏建水密門、評估船舶抗沉能力的數據出錯等,這兩項情况,使「南丫四號」撞船後加速下沉,釀成大批乘客死亡。另外,研訊得悉最少有13名海事人員曾經參與驗船,他們都未發現水密門和抗沉數據的錯誤。就這兩項,以海事處人員應該具備的專業知識,他們不可能一無所知,這種「集體錯誤」,唯一可能就是海事處人員驗船馬虎苟且,工作不認真。在聆訊時,海事處人員就驗船相互「卸責」,觸發委員會主席倫明高直斥他們「何時停止推搪」。海事處人員只求自保,不肯面對責任,只會進一步挫損他們的公信力。
3年前發生的馬頭圍道塌樓事故,導致4人死亡,只有裝修承建商朱偉榮被檢,罪名成立被判罰款。但是,事故在死因庭聆訊時,披露屋宇署兩名測量師在塌樓前曾經到場視察,他們都未恰當處理,朱偉榮因此一直指訴訟不公平。屋宇署測量師是專業人員,而業主和裝修承建商都警覺到樓宇有危險,先後通知屋宇署派員到場視察,但是測量師都不以為意,若說他們專業知識不足,應該無可能,塌樓奪命,死因庭批評兩人專業失當;不過,從事態經過和細節看來,官方測量師僅憑目測,連出現一隻手掌般大裂縫的舊樓,仍然認為無即時危險,除了工作馬虎,很難找到其他解釋。
近期,北角英皇道昌明洋樓升降機急墜事故,多人受傷,機電署調查發現升降機4條電纜全部斷裂,限速器失效,而電纜鏽蝕嚴重,顯示事故肇因並非一朝一夕。負責維修的工程公司固然要負主要責任,但是電纜鏽蝕了一段較長時間,機電署並未發現,而涉事維修工程公司在評級制度中,長期得分偏低,仍然繼續承接維修工程,情况一是反映評級制度形同虛設,另外,或許反映機電署人員工作馬虎,未能及時發現維修有問題。
至於統計處前線人員為應付內部衡工量值要求,涉嫌造假,使政府賴以制訂政策的參考數據,未能反映社會真實情况。前線人員的做法已有一段時間,有人曾向部門高層反映,但未獲重視和處理。統計處工作表面上與人命傷亡無關,但是政府若根據不確實數據制訂了錯誤政策,則影響之深遠和嚴重,社會整體都會受到損害。統計處的管治出了問題,與機構處事馬虎、因循苟且絕對有關。
全面檢討馬虎文化根源
獎優罰劣糾正偏失
多個專業部門都出現馬虎文化,原因值得政府深究,其中與部門首長基本上由內部晉升,管理層之間形成利益共同體有關。梯隊層層相連,有什麼問題,大家都有份,容易形成官官相護的土壤。另外,公務員以按指引、按程序辦事為護身符,出了什麼事故,責不在他們,只是指引、程序有問題而已。這樣的心態和運作,容易導致處事馬虎,只有在發生事故、導致人命傷亡之後,才會聽到檢討指引、改善程序的說法,平時則因循苟且下去。
專業部門穩定很重要,同樣重要的是他們要提供優質服務,使市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得到保障。天災導致人命傷亡,市民會分辨,而因為公務員馬虎苟且危害市民性命,社會也自有判斷。南丫海難、馬頭圍塌樓、北角升降機急墜、統計處調查數據涉造假,並非天災,而是專業部門處事馬虎、因循苟且的結果。昨日《明報》報道元朗山背村一處魚塘被非法填平,規劃署本已勒令修復魚塘,但是地政總署卻批准村民在非法填平的魚塘興建丁屋。規劃署、地政總署同屬發展局,各有各做,竟然出現在非法的土地上建丁屋的局面,實在荒謬至極,除了官員馬虎苟且,看不到還有其他原因。
從上述事例,說明專業部門的馬虎苟且並非「個別事件」,而是普遍現象,政府除了責成政策局局長督促部門首長認真處事,加強領導之外,應該成立一個小組,由政務司長領導,全面檢討部門的工作,對症下藥,掃除馬虎文化。另外,政府應研究引入獎懲制度,例如加薪不再一刀切,而是按工作表現調整,只有增加積極進取、負責任的誘因,只有獎優罰劣,才會起到壓縮馬虎苟且、遇事卸責的空間,使市民得到優質的服務。
歡迎回應 editorial@mingpao.com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