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除顫器防猝死 惟小心誤鳴長青網文章

2013年03月1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03月12日 06:35
2013年03月12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心臟衰竭病人可植入自動心臟除顫器(ICD),在心跳異常時即時電擊,以恢復正常心跳。但有調查發現,七成病人都因為曾經歷瀕臨猝死之下才安裝除顫器。有心臟醫生指植入自動心臟除顫器的費用高昂,萬一誤鳴可威脅性命,因此病人須覆診監察。


醫管局數據顯示,2009年至2010年兩年間,超過3.6萬人次因心力衰竭入院求診。仁安醫院心臟科顧問醫生黎偉強指出,同期接受手術植入心臟除顫器只有560人。其中123名有透露病因的病人當中,25.2%曾因心臟病發瀕臨猝死階段,救活後隨即安裝ICD;另外48.8%則由於持續心跳過速,兩者共佔整體74%。


病情未算明顯的患者,植入的比例較少。黎偉強認為,普遍心臟衰竭患者未能洞察心跳失常所帶來的猝死風險。他指心律不正患者心跳速率隨時突變,植入ICD可預防,建議患有心臟衰竭、心肌梗塞或心律不正的病人,應與醫生商討,研究是否有需要植入ICD。


「誤鳴」罕見 須定期覆診監察

不過,心臟科專科醫生何鴻光表示,植入ICD的一項風險是機器出現「誤鳴」現象,即病人心跳可能無異,但除顫器無故供電刺激心臟,隨時威脅病人性命。但何指出,ICD誤鳴情况十分罕見,病者植入後亦須時常覆診監察。何鴻光亦表示,植入ICD連同手術費需要大約40萬元,經濟因素也成為病人的顧慮。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