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舊區天台屋及劏房環境惡劣,卻為基層提供安身之所,一名「貓癡」以月租2000元,租住深水埗一間面積約40平方呎的舊唐樓天台屋,省下的金錢養活領養的十多隻貓,自得其樂。市建局昨啟動深水埗區第15個重建項目,「貓癡」棲身的唐樓被選中,與該幢大廈後巷的舊式理髮攤檔,同樣面對逼遷及可能不獲賠償。
市建局昨公布的重建項目位於深水埗東京街及福榮街交界,昨開始啟動法定規劃程序,如落實推行,可改善約110戶家庭的居住環境(詳見另稿)。該項目內有13個街號,建於1955至1958年,樓宇相當殘舊,市建局昨安排傳媒採訪業主及租戶,均表示希望盡快重建,並有信心獲合理賠償。
女工為十多貓租住天台屋
該項目其中一幢建築物的天台搭建了4間天台屋,其中一間住了「貓癡」陳小姐。市建局昨進行凍結人口調查,她沒有應門,後來卻應記者要求,展示屋內活潑好動的貓。她自稱是愛護動物協會義工,至今領養了逾十隻貓,為了供養牠們,每月花費逾千元買貓糧,以致無法租住區內其他租金更高的單位。
她於現址住了兩年,坦言「環境都唔知幾好」,反問「點解要我搬」。她本身是洗衣店員工,月薪只有數千元,無法負擔區內劏房「至少要3000多元」的租金。她無奈地說,「淨係想要番一間天台屋,畀我同啲貓住」,對被逼遷暫未有打算,只知區內天台屋愈來愈少。
後巷理髮檔:即係趕絕我
在該幢大廈後巷經營了數十年的理髮檔,因檔口依附旁邊的大廈後巷,沒被納入重建項目範圍,料不獲賠償,檔主阮太接受訪問時表示甚為徬徨。阮太說,理髮檔是她老爺交給她經營,擁有食環署的固定攤位小販牌照,平日有不少街坊客光顧,料重建項目動工便要結業,「一搬就無得做,即係趕絕我哋」。她與丈夫育有3名子女,分別5歲、8歲及17歲,一直希望靠攤檔養活一家五口,但市建局突然宣布重建,打亂了她的計劃,暫未想到日後如何轉型。
市建局:賠償視乎情况
該項目的天台屋及後巷租戶是否獲賠償,市建局總監(收購及遷置)黃偉權表示要視乎情况而定,又指該項目有不少劏房戶,業主如擁有合法業權,市建局亦會按一貫程序提供現金補償或津貼。市建局消息稱,該項目的天台屋是僭建物,視乎業主是否擁有業權,但租客卻有機會獲得租金津貼,視乎情况而定。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