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中國上月出口出乎預料大增近22%,遠勝市場預期的8%。然而經濟師不約而同對此數字大表奇怪,認為以目前環球經濟狀况,未足以支持如此大幅增長。而同期的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亦未見大幅改善(圖),加上1月份內地外匯佔款創新高(見另文),經濟師解讀數字背後,反映資金可能透過報大數的「虛假貿易」,把熱錢匯入內地炒股、炒樓,以及賭人民幣升值。
今年內地政府預期全年外貿僅增長8%,然而只首兩個月,進出口增長已達14%,出口增長23.6%,進口則增長5%。2月份出口增長21.8%,進口則下跌15.2%,貿易順差達152.5億美元,去年同期錄得貿易逆差319.8億美元。內地對本港出口特別強勁,首兩月按年升六成。其中,勞工密集的紡織、鞋、玩具,增幅達四成。
資金靠貿易流入內地炒股炒樓
申銀萬國宏觀經濟資深分析員李慧勇表示,2月出口增長超出預期地好,屬於「虛高」,如此大的增幅不可持續,他預期今年全年內地出口增長不會超過10%。中國對美國出口1、2月累計按年增幅為15%,李慧勇指目前美國經濟狀况並非特別好,很難解釋為何出口增幅如此大。他指,估計出口增長強勁,是因短期內有部分資金透過貿易流入內地,目標是炒股、炒樓,或者賭人民幣升值。
瑞穗證券亞洲首席經濟師沈建光亦認同,今年初出口很可能被高估,反映熱錢流入。不排除某些貿易虛報貨值,實際出口的金額低於上報的數目,於是部分並非用於貿易的資金通過貿易流入內地。
如圖示所說,假設深圳出口商向香港入口商輸出的貨物真正價值只是100萬美元,但卻向當局虛報值300萬美元。當該300萬美元交到深圳出口商手上,結匯成人民幣後,相當於200萬美元的資金(1244萬元人民幣),便會經此渠道流入內地炒作。
1月外匯佔款逾6000億人幣
沈建光指出,市場去年對內地經濟可能出現硬着陸的擔憂頗大,當時亦有資本外流迹象。而去年底以來,內地經濟已見好轉,今年初即出現熱錢湧內地的迹象。1月份外匯佔款高達6000多億元人民幣,相當於去年一年的水平,沈建光解釋,當覺得人民幣會升值,出口所得外匯資金會馬上換成人民幣,而如果認為人民幣會貶值,出口所得外匯就不會兌換成人民幣。
他又指如今出口增長強勁,貿易順差擴闊,人民幣應會升值,但早前人民銀行官員已表明,人民幣匯率已達均衡水平,估計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今年變動不大,應會處於6.2至6.3的水平。
他亦認為,目前全球經濟情况不足以支持20%的中國出口增長,增幅料只會有6%至7%。
明報記者 詹秀慧、杜婧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