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善心港人未忘記日本災民長青網文章

2013年03月0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03月09日 06:35
2013年03月09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日本311地震已事隔兩年,但香港義工並未忘記當地災民,毋懼輻射威脅,兩年來遠赴災區16次,路經福島核電站20公里禁區範圍,當中更有日語學校東主放下職務,七度前往災區充當翻譯及心理輔導員,全因災民仍未走出震後陰霾。香港災後心理輔導協會表示,今年1月前往福島,10個住戶中有7人稱曾試過或打算自殺,急需懂得翻譯的義工協助前往災區。


30多歲的鄭嬡馨(Tiffany)是一間日語學校的老闆,精通日語的她眼見數以萬計的地震災民活在地震陰霾,兩年前決定請教師每月代堂教日文,隨香港災後心理輔導協會遠赴災區擔任翻譯員,協助義工為當地居民提供心理輔導,其後眼見災民頃刻失去至親的無奈,隔5至6星期回訪伸出援手。


途經福島輻射禁區

前往災區的路途不容易,當地司機擔心輻射影響,不願接載義工團到福島,部分人會坐地起價,協會曾需以5萬港元日租巴士,但因路途崎嶇,下車後仍要帶同物資走1至2小時,其後改為自行在東京租車,駕車12小時,沿途經過崎嶇的小路前往災區,包括途經福島核電站20公里禁區範圍,部分地區錄得每小時逾20微希輻射。


義工:救得一個得一個

Tiffany坦言曾擔心輻射危機,「試過有次突然落雪,擔心輻射塵會隨雪落在身上,全程立即撐傘擋雪,萬一輻射探測器顯示含量超標,我們會戴上面罩」。自言習慣高牀軟枕的她稱,曾抵災區後是凌晨3至4時,為節省旅費,2至3℃的氣溫下在車上度過一宵。


這一切險阻無礙她前往災區,只因仍有大批失去生存意志的災民等待救援,「唔係人人有時間、金錢去幫,我有就應該去做!」Tiffany憶述,她曾探訪一名婆婆,不斷自責沒有拯救被海嘯捲走的丈夫,聲淚俱下向她們訴苦,「佢當時喊到天昏地暗,我都忍不住落淚」,幸該婆婆接受輔導後,情緒逐漸穩定,更主動積極與附近的居民交流,「原來我可以幫到人,希望救得一個得一個」。


七成災民曾有死念

香港災後心理輔導協會副總幹事張小玲約2年前辭去社工工作,投入四川震災,每月單靠不足一萬元的短期工作收入維生。至前年日本311地震後,她先後16次遠赴日本災區,為災民提供心理輔導。


小玲曾一度進入福島核電站20公里禁區範圍,經過每小時逾20微希輻射的地區。別人讚偉大,她卻認為得比失多,「若我繼續工作,事業會有更好發展,但這是短暫的,(若有)天災發生乜都會無晒,有能力幫到人的價值大好多」。


急需日語翻譯義工

香港災後心理輔導協會總幹事杜永政稱,福島等災區因較偏遠及受輻射影響,較少志願機構到當地提供心理輔導,但該會今年1月再前往福島及岩手縣做問卷,發現每10個住戶中有7人稱曾試過或打算自殺,情况仍嚴重。他與義工月尾將再到訪兩縣,惟24名義工只有兩人懂得翻譯,期望更多有心人可擔當翻譯義工協助災民。


杜永政亦表示,根據港大物理系教授的建議,若輻射超過每小時20微希,義工必須戴上面罩及離開現場。他指一般只有探路尋找災民時,才會遇上輻射超標,並強調過去近九成的探訪地區,輻射低於每小時3微希,確保義工安全。


明報記者 邱雅錡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