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政府將70幅綠化地帶地皮轉為住宅,惟部分地皮地勢陡峭,要面對天然山坡的風險,需有額外措施緩衝山泥傾瀉,將來業主也要承擔斜坡保養開支。其中一幅放入今年度賣地表的石峽尾大窩坪延坪道北地皮,有市民發現山上有多組不穩定巨石,本報記者與土木工程師上山觀察,發現部分巨石滿佈裂痕,估計重量達數十噸。政府擬設防禦屏障,及要求日後發展商要詳細勘察和加固,但土木工程師質疑措施是否全面。
明報記者 周展鴻
發展局:無不能克服的困難
城規會正審議大窩坪延坪道北地皮的改劃用途申請,收到近5000份反對意見書。該地皮面積約兩公頃,曾為大窩坪寮屋區一部分,位於獅子山郊野公園南邊約70米外的下坡地帶。對於山坡巨石問題,發展局稱已於去年作初步評估,認為該地皮發展住宅「沒有不能克服的困難」,而政府如有需要,可在賣地條款中列明發展商作詳細山泥傾瀉危害研究。
居於地皮附近帝景峰的退休土木工程師羅紀良,上周與數名居民及本報記者爬上該山坡視察。記者經過逾100米路徑,看到其中兩組巨石,第一組是一塊高逾4米的扁尖巨石,在地面上僅以前面幾塊細石頂住,羅紀良估計該巨石是之前從山上滾下擱在該處,該巨石背面佈滿裂痕。另一組巨石則由一塊逾兩米直徑大石與數塊細石組成,情况與第一組石類似。羅紀良估計前者重約50多噸,後者則重逾30噸。
居民﹕大石體積遠超政府估算
居民Alex質疑大石數量和體積與政府在城規會上的估算有很大出入,將來發展時很可能要剷削山坡,違反保育該處生態環境的原意。羅紀良表示自己不反對發展,但認為政府方案未能應付巨石滾下的風險,他作為專業人士,有責任講出來。
城規會上月兩場申述會多番討論上述山坡巨石風險。政府提出興建6米高防禦屏障,但羅紀良質疑該屏障只能阻擋兩米直徑大石,但山上不少大石直徑逾5米。
官員稱發展商負責評估風險
土木工程拓展署官員在申述會上稱,政府會要求發展商在現場為有下墜危險的石頭作加固及承托措施,並承認沒作詳細考察,但說﹕「石頭大,不等如一定會塌下來;多(石),也不代表要一個個都進行整固……我們沒有每一粒(石)去研究穩定和風險,會交由發展商詳細去做。」羅紀良質疑山坡巨石數以百計,發展商未必能做足,最終可能將山坡剷成人造斜坡。
業主承擔斜坡保養 管理費增
民協深水埗區議員吳美表示,城規會收到5000多份反對書,當中不止帝景峰居民,還有其他鄰近地方的居民,街坊最不安心的是政府面對巨石問題時,只說由發展商做勘察及預防措施,「如果將來發展商(措施)做得不好,都沒有辦法,因為地已賣了」。
即使處理到風險,在天然斜坡下起樓也會增加將來業主承擔斜坡管理及保養的開支。鄰近的帝景峰同樣是依斜坡而建,當年做法是將大面積天然山坡變成人造斜坡,羅紀良稱業主要支付該斜坡的保養費用,每5年一次大檢,每次動輒以10萬元計。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