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被視為港鐵心臟,負責監察日常鐵路運作的3個車務控制中心,將於本月底起分兩階段合併成為「超級控制中心」,耗資逾1.1億元。合併後,港鐵可協調不同鐵路線列車,以接近時間同步抵達同一車站,方便乘客轉線時不用等候,如坐東鐵到紅磡轉乘西鐵的乘客,可減少抵站時「送車尾」的機會,省回逾5分鐘等車時間。
現時港鐵3個車務控制中心分別位於青衣、火炭及錦田。港鐵車務營運主管鄭群興表示,3個控制中心負責不同鐵路線,當中錦田負責西鐵線,火炭負責東鐵線及馬鞍山線,青衣則負責荃灣線、觀塘線、港島線等7條地鐵線。
青衣變「超級控制中心」
鄭群興說,為更有效協調各鐵路線,港鐵分兩階段將3個中心「三合一」,本月底先將火炭控制中心搬至青衣,6月再將錦田中心遷入,令青衣成為「超級控制中心」。該控制中心面積逾7000方呎,已預留地方予未來落成的西港島線、南港島線、觀塘線延線及沙中線,負責的鐵路線將增至14條;而廣深港高鐵因系統與市區鐵路系統不同,將由獨立控制中心負責。
斥資逾億 添巨屏幕
全項整合計劃花費1.17億元,當中新控制中心添置一個由99個屏幕組成,長達120米的巨型屏幕,24小時全天候監察10條鐵路的運作及月台情况,較以往全面。鄭群興表示,整合車務控制後,可加強每條鐵路之間的協調,「以往不同中心的同事要透過視像電話或傳真協調,改在同一中心處理,配合會較好」。
轉線可省3分鐘
例如乘客在東鐵紅磡站轉乘西鐵,因現時兩站分屬兩個中心,兩邊列車未必配合,乘客或會「送車尾」,需等待下一班,一般班次為6至7分鐘。
鄭群興指出,新中心啟用後,可加強協調,料可減少乘客等車時間約3至4分鐘;另外在節日,新中心亦可更有效調動列車以控制人流。因應本月底的搬遷計劃,港鐵至今已進行7至8次測試。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