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香港蘭長青網文章

2013年03月0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03月07日 21:35
2013年03月07日 21: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雖然天氣還是乍暖還寒,但春天肯定已經來了,不遠的台灣與日本韓國,櫻花開始一點一點地綻放。香港路邊的宮粉羊蹄甲,一樹紅粉,掛着嫩色的花朵,木棉樹也掛着碩大艷麗的橙紅色花。春天,已經來到。


看櫻花,香港旅人久經訓練,很熟門路,各大報章雜誌到時到候推出詳細報道,詳列台灣、日本、韓國追櫻的情報,教你看天氣,留意當地天文台與觀光局的預報。今年什麼地方什麼時候預計開花,什麼景點的櫻花最好看最好拍攝……


「都說牡丹雖好,都要綠葉扶持。一株路邊茂盛的櫻花,總不及那株在古寺前的櫻花,彼此氣質相得益彰,雅淡莊重,餘韻深長。」我們幾個朋友在台北,便熟練地討論櫻花的拍攝與旅遊心得,一致認為日本的櫻花最好看。


然後從台北回到香港,走在東區走廊上,在路旁忽然看到一株開得燦爛的疑似洋紫荊。


對洋紫荊認識不及櫻花

說來可笑,我還真不確定那是不是洋紫荊,香港的代表市花洋紫荊,什麼時候開,它跟宮粉羊蹄甲的分別在哪,哪裏的洋紫荊最多最好看,它的歷史……不問別人,撫心自問,我就是糊里糊塗,跟因為採訪與報道多次的櫻花相比,我對櫻花還比較認識。甚至跟杜鵑相比,洋紫荊還是給比下去,杜鵑因為禮賓府一年一度的開放日,我們至少知道杜鵑在春天開花。


不知者不罪,不知便去查。一查,才發現還真有趣,以及自己有多無知。洋紫荊在1880年在薄扶林一間破屋附近對海山坡,被巴黎外方傳教會神父發現,1908年經確定為新樹種。1965年成為香港市花,1997年成為香港特區旗上的圖案。以上都是耳熟能詳的資料,可是故事未完,原來在2005年,它才被發現並非獨立品種,是紅花羊蹄甲和宮粉羊蹄甲的混種,正確拉丁名應為Bauhinia 'blakeana'。我一直以為是洋紫荊英文名的Bauhinia,實在是羊蹄甲屬名;洋紫荊的common name,根據樹博士詹志勇出版的《細說洋紫荊》,是Hong Kong Orchid Tree。說起洋紫荊名字,原來相當複雜,在內地它叫紫荊花,在台灣叫艷紫荊。


台灣嘉義引入定為市花

香港多年來培植洋紫荊並向外推廣,成績之一,台灣嘉義市在1967年從香港引入洋紫荊,後來定為市花。原來,以洋紫荊定為市花的,不獨只有香港!而近10多年,你有沒有發覺香港市區多了許多洋紫荊,事實上那拜董生所賜,因政府在2001至02年期間,廣植洋紫荊。


好了,洋紫荊的花期是什麼時候呢?一般在深秋至翌年初春,顏色深紫紅,上花瓣有深紅條紋,最大特色是沒有莢果。在春天才爆放的,通常是宮粉羊蹄甲。


洋紫荊是雜種植物,天生不育,沒有會發芽的種子,香港以及世界所見所存在的所有洋紫荊,都經人手培植栽種,更大有可能全是1880年那株薄扶林洋紫荊的clones。投入感情地說,洋紫荊無兒無女,它能靠美色與獨特,吸引人類百多年來為它服務,本身就是一項奇蹟。


文、圖 黃潔玲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