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昨天慧雅談到,行業監管是一門很大的學問,不斷增加置業成本和降低借貸比率,只可視為一種暫時的權宜之計,只為買時間。若政府只是懂得沿用這些招數不斷加碼,情况可能會有點像「踩鋼線」,稍一不慎很容易會鑄成大錯。
慧雅又提到,若只是不斷增加置業成本和降低借貸比率,便有點類似金融風暴初期時,金管局只懂挾息一招。根據書本上的需求供應曲線,只要拆息(或置業成本)夠高,市場一定終有一天會取得平衡。但可惜現實世界是比書本上複雜得多的,當年金管局這樣硬來,令到當年香港經濟有點無辜地受拆息抽升困擾接近一年。
事後回看,當年問題的癥結,可能是港元拆息市場的資金池的規模太小,以致不用花很多資金,已對港元拆息帶來震盪,從而衝擊了整個香港資產市場和經濟。從這角度看,若金管局當年早點採取後來的措施,令港元拆息市場的資金池的規模大得很難以操控,香港可能不用無辜地受拆息抽升困擾,政府也可能不用冒險大舉動用資金投入股市。
政策出街 便難收回
當年港府的入市其實也帶出了政府出面干預引伸出來的問題,就是政府很容易被迫不斷出招,而且力度很容易要不斷加大。更重要的是,政府有向大眾交代的壓力,因此一旦事情牽涉到政府,問題很容易愈鬧愈大,政府政策一旦出了街便很難收回,這又帶來另一問題。近日政府對買奶粉的監管,似乎在內地引起了頗大的反響,不少內地人覺得為何要對這樣的小事實施這麼大的刑罰,這又是政府干預引伸出問題的另一尚佳例子。
施慧雅
mscya88@yahoo.com.hk
慧雅又提到,若只是不斷增加置業成本和降低借貸比率,便有點類似金融風暴初期時,金管局只懂挾息一招。根據書本上的需求供應曲線,只要拆息(或置業成本)夠高,市場一定終有一天會取得平衡。但可惜現實世界是比書本上複雜得多的,當年金管局這樣硬來,令到當年香港經濟有點無辜地受拆息抽升困擾接近一年。
事後回看,當年問題的癥結,可能是港元拆息市場的資金池的規模太小,以致不用花很多資金,已對港元拆息帶來震盪,從而衝擊了整個香港資產市場和經濟。從這角度看,若金管局當年早點採取後來的措施,令港元拆息市場的資金池的規模大得很難以操控,香港可能不用無辜地受拆息抽升困擾,政府也可能不用冒險大舉動用資金投入股市。
政策出街 便難收回
當年港府的入市其實也帶出了政府出面干預引伸出來的問題,就是政府很容易被迫不斷出招,而且力度很容易要不斷加大。更重要的是,政府有向大眾交代的壓力,因此一旦事情牽涉到政府,問題很容易愈鬧愈大,政府政策一旦出了街便很難收回,這又帶來另一問題。近日政府對買奶粉的監管,似乎在內地引起了頗大的反響,不少內地人覺得為何要對這樣的小事實施這麼大的刑罰,這又是政府干預引伸出問題的另一尚佳例子。
施慧雅
mscya88@yahoo.com.hk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