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中央盡訴對港疑慮 有助解開港局困結長青網文章

2013年03月0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03月07日 06:35
2013年03月07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即將出任全國政協主席的俞正聲,昨日看望出席全國政協第十二屆一次會議的港澳地區全國政協委員並參加聯組討論,他在講話時提到2017年特首普選,間接證實中央對一些人的排拒,若貫徹實施,本港政局難免掀起一場風暴;俞正聲還期望政協委員對一些「歪風邪氣」發聲,過去,中央對港區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涉及香港事務,基本上要求他們節制,以免影響特區政府施政,俞正聲這個「期望」是否顯示中央改變做法,值得注意。俞正聲講話的一些內容,本港很多人會不同意,不過,我們認為若中央對香港的情况有疑慮,應該坦率地說出來,與港人一起尋求解決辦法,從這個角度看俞正聲這番講話有一定積極意義。


俞正聲講特首普選

間接證實排拒民主派?

俞正聲談到幾個方面,包括政協職能和政協委員的角色,講到「一國兩制」,要求政協委員支持特區政府施政,具體提到2017年特首普選和期望政協委員針對一些「歪風邪氣」發聲。從脈絡看來,俞正聲這番講話絕非臨時起意,而是有備而來。俞正聲的政治局常委身分,這番話應該反映現階段中央對香港事務的認知和對策,而且開始佈置工作了。


最近一段時間,有熟知中央對港政策的人士談到2017年特首普選時,都提到中央抗拒民主派參選,更認為若民主派人士當選特首,中央將不會接受云云。這些說法,精神上與俞正聲的講話如出一轍,所以,有理由相信,中央就普選特首的安排已有想法,情况與大多數港人期望的真普選,可能存在落差。


俞正聲在講話中,並未直接提及民主派,而是說「如果出現和中央政府對抗的力量,離心離德的力量在香港執政,對香港不好,對國家也不好」。俞正聲所說「對抗的力量」、「離心離德的力量」,指的很可能就是民主派。這些說法,港人並不陌生,因為過去一段較長時間,熟知中央意向取態的人士,一直把民主派視為勾結外部勢力,搞亂香港的力量,連市民集會要求撤回國民教育科和就新界東北發展有不同意見,都被描繪為對特區政府,甚至對中央政府發動的總攻擊。俞正聲所說的「對抗」、「離心離德」的定義和有什麼內涵,不知道,若把港人對一些政策措施的不滿,都上綱上線為對抗,要搞亂香港,這是嚴重偏離事態本質,而若據此制訂對港方針政策,是誤判之後的藥石亂投。過去幾年,香港的治絲益棼亂局,由此而來。


俞正聲在講話中說到「確保愛國愛港力量在香港長期執政,是香港人民改善生活、經濟平穩發展的一個關鍵,也是中華民族復興的一件大事」,把愛國愛港力量長期在特區執政與中華民族復興連繫起來,記憶中還是首次。俞正聲的說法,一方面反映中央對特區政權的重視,不過,把香港特區的執政權上升到這個高度,而前提是由中央定義的愛國愛港人士和力量治港,這樣的政權認受性,很可能進一步低落。


2003年50萬人大遊行之後,中央對香港情勢有不少疑慮,據知,中央最耿耿於懷的是香港未履行憲制責任,例如就《基本法》23條立法,中央這個心結,並未公開明言;另外,過去10年,特首和特區政府對香港的管治愈來愈困難,中央擔心出現失控局面,於是加強對港的控制。但是證諸2003年至2013年的10年實踐,中央收緊對港政策,透過中聯辦插手香港內部事務,香港情勢未見好轉,反而有愈益惡化之勢。歸根究柢,這是中央不信任港人,壓低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高度所致;本港面對的深層次矛盾,固然與特區政府施政失誤有關,但是畸形的政治體制,製造政治特權控制議會,種種不公、不義,實際上是造成深層次矛盾的最深層原因。


政協介入香港內部事務

是好是壞要充分估計

若中央不肯面對和處理香港事務的真實情况,以為強調中央對港權力,加強控制,香港就可以大治,這是犯了主觀錯誤。別的不說,就2017年特首普選安排,一貫取態溫和的學者戴耀廷提出採取「佔領中環」的公民抗命行動,以爭取真普選,此事在本港得到廣泛迴響,一場民主運動蓄勢待發,若中央的方案排拒民主派參選,屆時就會出現尖銳對抗。


俞正聲鼓勵政協委員就所謂「歪風邪氣」發聲,什麼是歪風邪氣?若由委員們各自發揮,他們按各自好惡「執行任務」,對時局或特區政府施政指手劃腳,肯定只會添煩添亂——眼前的最佳例子,就是胡漢清前天指特區政府限制旅客只可帶兩罐奶粉出境,有違基本法,昨天,特首梁振英要立即澄清有關措施符合基本法;設若政協委員都拿着雞毛當令箭,指手劃腳,則對特區與特區政府的管治會構成多大衝擊,必須有充分估計。過去有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爭取介入特區事務,當時中央為免影響特區政府管治,都予制止,俞正聲的說法,是否顯示中央調整做法,值得注意。總之,權力怪獸一旦被放出來,就很難再關進籠裏。


對於很多港人而言,俞正聲這番講話很不中聽,不過,既然中央內心對香港有疙瘩,我們認為就應該講出來,讓港人知道,若有誤解,則予消除;若涉及法律問題,則循法律解決;若屬政治問題,則循政治途徑解決。相互猜度導致誤判,未能對症下藥,不但無助於香港的病情,還有可能使病情轉化和惡化。目前香港就處於這種惡性循環之中,情勢確實值得憂慮。


歡迎回應 editorial@mingpao.com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